新兴检察:公益诉讼点亮“AED救命地图”

南方+

暑假将至,新兴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一起来到县内商场、体育馆等公共场所对AED设备配置情况进行“回头看”活动:筠城国际广场在商场一楼醒目位置配置了1台AED设备,机上屏幕还能循环播放急救科普视频;体育中心内活动中心、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馆等场馆均配置了AED设备;惠能纪念堂已配置了AED设备,并标注了清晰的指引标志;12个乡镇派出所均配置了AED设备,实现县域AED设备的全覆盖……县内公共场所规范配置的AED设备数量渐增,属于新兴人民的“AED救命地图”正在被点亮。

AED是自动体外除颤器的简称,在患者心搏骤停的3至5分钟内如能及时实施心肺复苏和AED除颤,将有效提高“黄金4分钟”的救援成功率。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规范配置AED设备,关系到不特定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今年3月,新兴县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开展公共场所规范配置AED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助力畅通拯救生命的“黄金4分钟”。

“惠泽新绿”公益诉讼办案团队通过数据比对碰撞、实地走访县内体育场馆、商场、景点等场所,发现县内一些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未配置AED设备,部分场所AED设备数量少、标识不清晰、取用不便,现有的AED设备集中在县城,乡镇的公共场所几乎没有配置。干警在摸排中还发现社会公众普遍对AED设备了解不多,更不懂得如何规范使用AED设备,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极易错过救援最佳的“黄金4分钟”。

针对以上问题,新兴县人民检察院向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科学规划,有序推动县域人流密集公共场所AED规范配置,及时督促相关单位整改所存在的AED配置不规范情形,协同县红十字会有针对性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向公众普及急救知识,并及时收集已配置AED信息上报至“AED城市地图”,着力提升社会急救能力。

收到检察建议后,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履职,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规范落实公共场所AED配置,对检察建议提及的AED设备配置不规范情形进行整改,同时以点带面,对县区现有AED设备进行排查,并通过向全县行政机关发出倡议、召开协调会及座谈会等举措,督促动员公共场所依法配置AED设备。

在职能部门的有力推动下,截至目前,县内公共场所已规范配置AED设备36台,覆盖全县12个乡镇,小程序“AED城市地图”上设备配置信息从1个增至15个,并在持续增加。

配置了AED设备,还要敢用、会用。为规范AED设备使用和现场应急救治工作,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县红十字会陆续走进县内机关、企业、学校、小区,组织开展急救技能专场培训30场次,接受培训人数1400余人。

回访中,检察干警发现部分场所虽然配置了AED设备,但指引提示标识还未设置到位。对此,职能部门表示将持续督促已配置的AED设备增加标识设置、更新标注有AED设备的场所平面示意图、设置AED导向标示,不断推进公共场所AED的规范化配置工作。

“规范配置AED设备只是第一步,我们将持续跟进辖区内AED配置及培训、宣传、管理等工作,推动‘4分钟急救圈’建设完善,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保驾护航。”新兴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表示。

文/图:梁桂婵 新检宣

编辑 牛攀
校对 何翠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