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和祐医院航空医疗救援首飞,空中生命线为紧急救援提速
随着螺旋桨的轰鸣,一架黄色的救援直升机稳稳降落在和祐医院停机坪。舱门开启瞬间,医护人员迅速将机上“患者”转运至地面,等候多时的急救团队无缝衔接,将其送往急诊中心抢救。这是7月8日上午发生在和祐医院停机坪的一幕。
当天上午,和祐医院直升机停机坪启用仪式暨航空医疗救援首飞演练在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举行,标志着广东省首家具备航空医疗救援能力的民营医院救援体系投入运行,为粤港澳大湾区紧急医疗救援网络建设注入新动能。
和祐医院直升机停机坪启用仪式现场。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韩轲,佛山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招霞红,顺德区副区长何翔威,美的创始人、美的控股董事长何享健等参加活动。
夯实根基:打造区域高水平急救中心
和祐医院自规划之初,便秉持美的创始人何享健先生“造福桑梓,回馈社会”的公益初心,将提升区域重大急救能力置于核心地位。
此次启用的直升机停机坪位于医院急诊中心外部约30米,是佛山市首个在册通用机场,专为保障航空医疗救护与应急救援需求而建。
和祐医院直升机停机坪是佛山首个在册通用机场。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启用仪式上,和祐国际医院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力表示,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背景下,构建立体化医疗救援体系是提升区域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关键课题。此次演练旨在实战检验停机坪安全性、地空衔接效率及多部门协同机制,通过演练优化协作流程、积累实战经验,为航空医疗救援常态化运行奠基,推动湾区航空医疗救援水平提升,切实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和祐医院设置了五大急救中心,全力为胸痛、卒中、重症创伤、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等患者守护“生命第一线”。今年4月,和祐通过了广东省三级创伤中心建设单位评审。同时,医院配备了国际先进的急救设备,从高端的监护仪、除颤仪到先进的呼吸机等,为急救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
“秉承‘和正精诚,祐护生命’的理念,我们将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持续拓展医疗服务辐射范围;满足港澳就医需求,拉近跨境医疗距离;积极融入区域医疗体系,不断提升应急救援效能。”李力表示。
这一理念与实践,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积极评价。
“这次首飞演练不仅是和祐医院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更是佛山医疗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空中新坐标’。”韩轲表示,和祐医院是佛山医疗卫生领域的生力军,建成启用直升机停机坪,成为全省首家具备航空医疗救援能力的民营医院,这是和祐主动担当、追求卓越的生动体现,不仅为医院自身发展注入新动能,也将显著提升周边区域的整体医疗急救水平,助力完善城乡立体化医疗急救体系。
仪式上,东部通航为和祐医院医护代表颁发“直升机医疗救援HEMS技能培训证书”。通过系统化培训,和祐医护团队已具备在直升机平台开展创伤急救、心肺复苏等急救医疗操作能力。
东部通航为和祐医院医护代表颁发“直升机医疗救援HEMS技能培训证书”。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首飞验证:无缝衔接构建急救闭环
本次演练由和祐医院与深圳东部通航联合开展,模拟G15沈海高速佛山段多车追尾事故。由于严重交通拥堵,地面转运伤者困难重重,医务人员立即发起航空救援申请,航空转运预案随即触发。东部通航同步确认直升机适航状态并规划航线。
和祐医院航空医疗救援首飞演练。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事故现场,和祐医生迅速完成伤情评估,发现患者存在开放性左股骨骨折、失血性休克及闭合性颅脑损伤。院内创伤中心立即启动,急诊科、创伤骨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团队在抢救室待命,输血科、手术室同步进入战备状态。
随着直升机抵达事故现场,医疗团队迅速将伤者转移至直升机担架,并完成机上监护设备(心电、血氧、血压监测)的连接。航空保障人员细致进行患者登机固定,确保转运安全。随后直升机按计划升空,飞往和祐医院停机坪。
约10分钟后,直升机精准降落在和祐医院停机坪,急救团队早已准备就绪。伤者从机舱内转至担架。病人被快速推往急救中心手术室,院前院内医护团队迅速完成交接,包括MDT二次检伤、头颈CT与胸腹CTA检查。创伤中心、神经外科等科室已制定手术方案,患者术后转入ICU进行复苏支持。这一系列操作标志着从院前急救到院内救治的闭环体系已全面形成。
演练现场,和祐医院急救团队将伤者从机舱内转至担架,并被快速推往急救中心。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演练中亮相的空客135医疗救援直升机,是国家卫健委与中国民航局双认证的适航构型。该机配备国际标准的心肺支持、注射供氧及救援担架系统等,可在转运途中实施重症监护级救治,主要应用于应急救援、紧急医疗服务、重要物资及专家投送等场景;最大巡航速度接近300km/h,最大航程约600km,可覆盖大湾区主要城市,缩短救援时间,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能力跃升:开启空地一体化急救新时代
本次演练救治全过程顺畅高效,充分体现了和祐医院与东部通航公司空地联合的立体转运能力与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和祐医院急诊科已建成“院前急救-急诊抢救-重症监护”一体化体系。航空医疗救援体系的推进,为患者打通“空中生命线”,进一步助力和祐构建起立体急救网络。
和祐医院急诊科已建成“院前急救-急诊抢救-重症监护”一体化体系。 南方+ 廖明璨 拍摄
“通过这次实战演练,和祐医院正式迈入了‘空地一体化’急救时代,未来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中,能更快速响应、更高效转运伤员,为伤者赢得抢救的黄金时间。”和祐国际医院集团管委会副主任、和祐医院院长刘效仿表示,本次演练重点验证了和祐医院三大核心能力:创伤评估与急救处置的标准化流程、航空转运与地面救治的无缝衔接以及跨机构协同响应机制。和祐医院正通过实战化训练,为构建 “空地一体化” 急危重症救治网络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演练不仅是对和祐医院应急救援能力的检验,更是医院航空医疗救援体系建设的首次全景展示。未来,和祐医院将努力争取成为航空医疗救援基地,不断完善航空医疗救援体系,提升跨机构协同响应能力,为构建更加安全、高效的紧急医疗救援网络贡献力量。
采写:南方+记者 欧阳少伟
拍摄:廖明璨
剪辑:陈禧彤
通讯员 童思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