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未来,“预”见濠江 | 陈业宏:从种植果蔬到研学,我们如何满足乡村文旅需求?

南方+

0  南方+ 余丹 制图

在濠江区马滘街道大众路深处,有一个瓜果满挂、绿水青山、鸟语花香的现代农业园,这就是尚丰生态农业庄园。该农庄经过几年发展,如今已形成文旅、采摘、娱乐、饮食、休闲、研学等板块内容,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变废为宝的田园综合体创新样本。作为农庄总经理,“90后”的陈业宏自2021年参与农庄建设以来,已扎根在乡村4年时间。从一个“农业小白”到“农机多面手”,他经历了什么?他又是如何看待乡村运营,有何经验?

南方+:谈谈农庄这几年的运营总体情况。

陈业宏:尚丰生态农庄从2021年开始建设,这里原来是一片接近弃耕的盐碱地。一开始我们想打造成一个四季皆可采摘的果园,于是我们引进了很多稀有品种的果树。2023年农庄正式营业,但经营过程中逐渐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因为土壤和气候的问题,果蔬可以采摘的季节和全年的旅游淡旺季错开了,这就导致了我们果蔬丰收的时候又赶不上旅游旺季,且果蔬的收成不够理想,每个品种的产量又达不到大批发商多供货数量要求。后来,我们发现很多客人来农庄游玩的需求呈多样性,主要是亲子游和团建游,而这类型的游玩设施和场地氛围又是我们当时所欠缺的。于是,我们在2023年下半年又加大投资,因地制宜在农庄里增设了不少亲子互动的设施,打造适合团建的营地氛围。同时我们开发了许多研学课程,逐渐地把农庄打造成为一个田园综合体的雏形。如今,农庄已能够基本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业务也基本覆盖旅游淡旺季。

0  南方+ 余丹 制图

南方+:这几年扎根乡村,你有哪些感受?

陈业宏:我目前负责农庄的整体运作,基本上算是从零开始跨行业接触农业,一开始什么也不懂,所以我也参加了很多农业培训,自考农业无人机驾驶证等等,农庄的无人机施肥和消杀都需要我参与操作。但是出去学习遇到很多深耕农业多年的合作社社长、家庭农场的场主,他们的能力就比较全面,我觉得我在农业这块的学习之路还很长。这几年扎根乡村,我的感受是生活节奏会比大城市要慢很多,因为家家户户住得都比较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会更多,有许多温情时刻。

0  南方+ 余丹 制图

南方+:你如何看待“乡村运营”?有什么建议?

陈业宏:我觉得乡村运营的关键是要整合好乡村的资源。濠江有许多做得很好的文旅场所,但是大家都是“墙内开花墙内香”,大家各做各的,对其他点位的情况也不甚了解。这几年的运营给我很大的感受,就是要团结互助,才能互利共赢。我的建议是乡村文旅的发展要着重于一二三产的融合,不仅关注纵向延伸,也要考虑横向的延伸。不同农产品的一产基地应该加强沟通,可以交叉渠道销售;二产方面,一些计划做乡村初级农产品加工的,能够寻找有加工能力的工厂合作,实现一些农产品的销售;三产方面,乡村各个有特色的文旅点位可以互相合作,进行路线捆绑,让每个外地游客在不同的点位游玩的时候,可以一站式了解整个濠江的文旅点位,同时不同的点位也可以交叉销售乡村特色的二产产品。近期,我们就计划要重新升级农庄里面的营地,参考外地的模式把营地升级打造成更加适合团体团建的场地。同时我们也计划提炼出农庄的优势,完善田园综合体的定位,让更多人知道尚丰生态农庄这个地方,吸引更多的人来濠江游玩。

0  南方+ 余丹 制图

采写/海报:南方+记者 余丹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0  南方+ 余丹 制图


编辑 肖俏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