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新城人民法庭(下称“新城法庭”)金融执行指挥中心的电子大屏实时跳动着七组执行画面:大良某小区内法官正组织抵押房产强制腾退,执行团队到均安镇对小额债务实施精准查控,调解室内联合银行业调解委员会促成还款宽限协议……
这场主题为“金融执行司法公开日”的行动,在4名人大代表和6名金融机构代表全程见证下,当日促成7313.5万元纠纷达成和解或执行完毕。全程参与监督的佛山市人大代表车畅感慨道,顺德法院敢饮头啖汤,勇当先行者,创新执行机制,高效兑现金融债权,就是为实体经济疏通血脉。
这场集中展示的公开日活动,正是顺德法院新城法庭深入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示范活动,锐意改革金融执行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其背后的创新之路,始于金融司法协同治理平台的搭建,并最终迈向了金融专业人民法庭的设立。
顺德法院开展涉金融执行司法公开日活动,畅通社会监督渠道,提高执行质效。
构筑枢纽平台
铺就金融解纷“高速路”
面对年均数万件金融纠纷的治理压力,顺德法院牵头成立金融司法协同中心,在佛山新城集结了公检法、仲裁、公证等多元力量,打造全流程解纷枢纽,直击传统金融案件程序冗长、部门分散的痛点。
这一创新平台通过“三端共治”模式开启金融纠纷治理新篇章:前端联合行业协会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中端引入非诉调解化解金融纠纷,末端集中高效审理案件。该中心成功处理大量金融纠纷,推动进入诉讼的金融案件数量明显下降,处理效率显著提升。
7月3日,新城法庭各执行团队画面实时回传指挥中心,现场人大代表、金融机构代表紧盯屏幕,见证法庭创新破解执行难题。
协同中心的成功运行,不仅有效缓解了金融纠纷治理压力,也为更深层次的金融司法专业化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肩负更深使命的新城法庭应运而生。
作为全省首个金融专业人民法庭,它集中管辖顺德全区金融案件,统管金融司法协同中心,并深化金融纠纷综合治理举措,做好“司法+金融”协同、“流程+机制”优化、“专业+技术”保障的“三道加法”,保障推动金融领域全链条解纷机制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为高效兑现司法裁判夯实了基础。
新城法庭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创新一站式金融纠纷立审执调与风险治理机制。
创新执行机制
打通权益兑现“最后一公里”
在完善全链条解纷机制的道路上,顺德法院深知执行环节是将司法裁判转化为实际效益的“最后一公里”。为此,新城法庭锐意推动执行机制创新,重点破解执行难题,显著提升财产处置效能。
针对处置大体量、大金额资产(如批量不动产、大宗股权)时出现的拍卖难题,新城法庭在佛山全市率先探索“分拆处置”机制。该机制通过核查资产情况、科学确定处置参考价、灵活设置最小竞买量(如在处置某被执行人持有的58000余股商业银行股权时,设置最低申报数量为5000股),将资产合理分拆,化整为零。这不仅显著降低了竞买门槛,吸引了更广泛的投资者(从大客户到中小投资者),还通过设置“价格优先>数量优先>时间优先”的复合型成交规则,实现一次拍卖多人获拍,有效提升资产流动性、成交率和变现价值。该股权最终以总价近50万元全部成交,最高溢价率达13.4%,成功避免了整体拍卖可能面临的流拍风险和价值贬损,实现了财产价值的最大化。
为大幅缩短财产处置周期并降低费用,新城法庭在佛山全市创新推出“自行拍卖+法院监管”模式。在当事人协商一致前提下,无需强制立案即可由双方委托平台公开拍卖债务人财产,法院作为监管方负责监督拍卖过程、转付拍卖款及协助过户。此模式省去了立案、评估等冗长环节,极大缩短处置周期(如某奥迪车从扣押到交付仅用时23天,相比传统模式提速75%),同时显著降低处置费用(案例中费用下降约五成)。由于债务人主动配合度高,有助于消除买家顾虑,提高成交溢价率(奥迪车溢价超55%),并避免债务人因强制执行立案遭受信用惩戒,充分体现了善意文明执行理念。
优化执行财产处置流程是提速的关键,新城法庭积极推行“执前督促”机制和针对抵押房产处置的“三个前置”机制。通过发出督促履行通知书,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或寻求和解。对银行抵押房产案件,设立专门流程并运用“筛选前置+评估前置+督促前置”模式,大幅缩短核价和处置周期(房产核价缩短至30天,处置周期下降30%),在此模式的运用下,成功处置房产1909套,成交金额超过13亿元,该高效经验获广东高院推广。
对于存在部分争议的案件,新城法庭创新实践“分段式审判”,对无争议部分先行判决并立即执行。例如在一宗3800万元保理合同纠纷中,双方仅对律师费存异议,法院对无争议的主债权部分先行判决并迅速进入执行。从一审判决到执行立案仅用42天,债权兑现周期缩短53%,为企业挽回近2000万元的利息损失。这一高效做法已被制度化写入《先行判决操作规程》,成为破解账款拖欠的新利器。
新城法庭执行团队立足一线实践,深化执行机制创新。
汇聚多元合力
构建协同治理新格局
在提升执行效能的同时,新城法庭将治理视角进一步前移,激发民间力量主动性,凝聚部门合力,深化诉源治理。
深化诉调对接,前端化解纠纷。新城法庭充分发挥人民法院业务指导功能,与金融行业协会建立诉调衔接机制合作协议,对多发纠纷进行前端化解。新城法庭积极运用“法官+调解员”模式合力开展执前和解工作,其成功经验《引入执前督促机制 促成执行和解》入选广东法院人民法庭调解工作典型案例,充分体现了通过执前督促程序靠前、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有效促成当事人在执行立案前达成和解,避免强制处置,传递司法温度。
强化行刑衔接,凝聚部门合力。新城法庭着力破解条线壁垒,与检察院、公安局建立金融民刑衔接工作机制,加强审判、执行中与刑事司法的协作,建立健全中心成员单位协作配合机制,畅通涉金融案件民刑衔接渠道。
延伸司法职能,营造健康生态。新城法庭充分运用司法大数据,对审判中发现的金融风险点,通过司法建议、案件通报等形式向金融机构反馈,共同提升行业合规水平。同时总结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会同金融监管部门做好普法宣传,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营造健康金融生态。
通过这一系列创新实践,新城法庭正努力打造金融纠纷高效化解的“枫桥样板”。其探索的资产分拆处置、当事人自行拍卖法院监管、执前督促促成和解等创新机制有效破解了执行难题,提升了财产处置效能。入选省级典型案例的调解工作更是诉源治理的生动体现,为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稳定的金融法治保障。
■相关
速览新城法庭改革创新荣誉
2022年12月
潘敏法官承办并编写的案例荣获全国法院系统2022年度优秀案例分析评选活动三等奖。
2023年11月
党支部获评全省法院系统“四强五好”党支部。
2023年12月
宋小静法官承办案例《特别程序助力高效盘活金融资产》入选广东省高院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建成“金凤凰”智慧金融审执一体化平台,获 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2024年1月
金融司法协同治理改革经验纳入 广东省委改革办2024年重点工作。
2024年6月
胡柔燕法官编写案例《业主知情权的范围及限制》入选 中国法院2024年度案例。
2024年8月
《“三端共治”化解金融纠纷》课题入选 广东高院首批全省推广调研成果(全省唯一基层法院课题)。
2024年11月
肖佳宇法官承办案例《引入执前督促机制 促成执行和解》入选 广东法院人民法庭调解典型案例。
新城法庭项目《AI金融智审 赋能金融司法治理新迭代》获 第十二届广东省“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服务增效类一等奖(全省法院及佛山市唯一一等奖)。
新城法庭《AI金融智审 赋能金融司法治理新迭代》获第十二届广东省“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服务增效类一等奖。
2024年12月
与顺德区银行同业商会联合选送案例入选 全国工商联“2024年百佳商会调解典型案例”(广东省7例之一)。
调研报告《涉职业背债人案件研究》获 最高人民法院科技成果专题研究报告二等奖。
2025年5月
新城法庭2篇案例入选 《中国法院2025年度案例》(国家法官学院、最高法司法案例研究所发布)。
撰文:欧阳少伟 张凤珺
图片:顺法宣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