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公益路微光成炬,普宁一线爱心协会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揭阳i文明

南方+

10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次,帮助900多户困难家庭,为孤寡老人重建16间危房,筹集150万元资助140名学子,给40多所山区小学捐赠桌椅等用品……这是一组来自普宁一线爱心协会的“爱心账本”。

微光成炬,薪火相传。普宁一线爱心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自2015年成立以来,在扶危济困、助学兴教、应急救援等领域持续发光发热,先后获评“揭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揭阳市扶危济困热心慈善机构”等荣誉称号,并被普宁市民政局授予5A级社会组织评估等级。2025年5月,协会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名单。

既送米油,更送希望

在普宁各乡镇,每月都能见到“红马甲”穿梭于田间地头的身影。协会建立了完善的帮扶机制——每月收集乡镇提交的困难家庭名单,经秘书处整理后,由考察部实地走访核实,最后组织爱心人士进行精准帮扶。为确保帮扶效果,每4个月还会进行一次回访。

2016年,协会志愿者在走访中发现南径镇一位残疾老人因未办理残疾人证无法领取补贴,立即协调镇政府开通绿色通道,帮助老人顺利领取补贴。2015年,协会志愿者为南径镇大陇村的老人陈某平送去大米、食用油等物资时,发现其住所年久失修,便决定为其修缮危房。2017年,在赤岗镇下深水村为低保户送爱心时,协会志愿者得知贫困学生黄某如因家庭困难辍学,随即提供助学金支持其重返校园。

“帮人就要帮到根子上,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理念。”协会负责人顾贤中表示,十年来,协会累计关爱800位环卫工人、寒冬救助120位流浪汉、帮扶3000人次留守儿童及40所山区留守儿童学校、重阳节慰问200人次百岁老人、八一建军节关怀70位困难退役军人。

助学筑梦,托起明日希望

“在扶贫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困难家庭的孩子即使考上了高中,也因无力承担学费和生活费而被迫辍学打工。”副会长陈赐青介绍,2015年,在普宁市民政局、教育局的支持下,协会启动了“圆梦助学”行动,组织企业、个人以一对一形式资助贫困高中生。该项目已筹集80多万元,帮助90名学生完成学业。

2016年,协会联合揭阳大学生基金会开展“天使圆梦”助学活动,为54名大学生提供每月200元的生活补贴,累计发放助学金54万元。

协会的爱心也在山区学校延续。十年来,协会为40多所山区小学捐赠课桌椅、学习用品等物资,改善了教学条件。2017年,协会为南溪镇玉竹港村小学捐建爱心图书馆,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培养了阅读兴趣。在2016年至2020年的南粤会亲活动中,协会联合团市委筹集25万元善款,帮助250名孤儿和单亲家庭儿童,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迎需而上,展现社会担当

2018年潮南水灾深夜,协会微信群弹出消息:“急需志愿者运送物资!”十分钟后,8名党员齐刷刷回复“到位”。他们迅速集结奔赴灾区,将物资送到受灾群众手中。据介绍,自2016年5月成立党支部以来,这支“红色先锋队”形成“党员+社工+志愿者”的联动模式,在2018年潮南水灾、2019年河源水灾等多次灾害中冲锋在前。

在社会风尚引领方面,协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累计开展禁毒宣讲100余场,覆盖数十万人,提高了市民禁毒意识;打造“书香校园”特色阅读活动,营造良好读书氛围;每年联合消防大队开展“119消防宣传月”活动,普及消防知识,增强市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2023年至2024年,协会还开展绿美普宁活动,创建“志愿者林”“红领巾林”,为美化家乡环境、推动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文字:程羽 林若云

图片由普宁一线爱心协会提供

编辑 张会玲
校对 牟元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