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肇庆高要区,连片养殖场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粪污处理设施有序运转,场区周边绿树环绕,没有刺鼻异味……
2025年以来,肇庆市高要区纪委监委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专项监督为重要抓手,聚焦全区交通主要干道沿线风貌提升和畜禽养殖场规范化管理,不断深化基层政治监督“前哨”作用,护航高要区“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高要区传统养殖业发达,但部分家庭养殖场规模小、分布散,污染防治压力较大。为此,高要区纪委监委紧盯农业农村部门主体责任落实,督促其进一步完善畜牧板块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工作举措,推动对全区畜禽养殖场开展“地毯式”摸排,建立“一场一策”动态管理台账。
“我们督促区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各镇(街道)加强对辖区范围内沿线养殖场的巡查。截至目前,区镇两级农业部门累计出动443人次开展养殖场巡查工作。”高要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提升整治成效,关键在于持续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业务指导和监管工作。高要区纪委监委督促区农业农村部门印发系列相关工作指引,推广种养一体化建设模式,提升畜禽粪污装备配套整体建设水平,规范养殖场尾水排放登记,防止因排放养殖污水造成河涌污染。
此外,高要区纪委监委还紧盯全区交通主干道沿线、重点部位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强化与市“百千万工程”监督落实专班的沟通协调,配合开展督导3次;牵头成立高要区“百千万工程”监督落实专班,联同区委办、区人大办、区府办、区政协办开展常态化监督,为“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注入新动能。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专项检查11次,发现、整改问题63个,实现了监督效能与环境风貌‘双提升’。”高要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接下来,高要区纪委监委将继续聚焦“百千万工程”专项监督,持续深化协调联动机制,不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将监督成果转化为长效治理效能,为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坚实保障。
南方+记者刘宇恒
通讯员 高纪宣 梁继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