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的浴盆长这样?粤博新展感受古代人的“仪式感”

南方+

00:30

千年前的浴盆长这样?粤博新展感受古代人的“仪式感”

螭龙盘旋,龙身上有两段透雕扉棱,这件螭首青铜提梁盉是古人的酒器;再看这件器身满饰云纹、镶嵌有各种形状的孔雀石的器物,竟是用来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你很难想象,古代人的生活到底多有“仪式感”。

7月5日,“熠熠其辉:夏商周礼乐文化展”在广东省博物馆三楼专题展厅开展。展览展期至10月12日。

观众近距离观看展品。

据悉,本次展览由广东省博物馆与河南博物院共同主办,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南越王博物院支持,汇集4家单位共253件展品,珍贵文物占比超过80%。

“王子午”鼎、“倗”浴缶等重量级文物首次联袂亮相广州,向观众展示璀璨的中原礼乐文化。

观众近距离观看展品。

策展人徐晶晶介绍,展览聚焦夏商周三代玉石器、青铜器和陶瓷器等礼器中包涵的礼制因素,同时也呈现广东出土的商周时期重要礼器群。例如,现场展出了原始瓷、牙璋、有领玉环等岭南礼器,这些展品正是中原礼制文化向岭南浸透的产物。

步入东周时期的礼器展区,记者留意到展出的玉器、青铜礼器出现了不少新造型,纹样更加丰富,功能也越发实用。

徐晶晶告诉记者,传统观念认为东周是礼崩乐坏的时期,但考据发现,在东周社会变革的背景下,开创于西周的礼仪制度被沿用并进行革新,“所以现场可以感受到这一时期的礼器呈现出更清新活泼的人文气息。”

该展区重量级展品“王子午”鼎周围,聚集了众多前来打卡拍照的观众。近距离观察看到,鼎的器身满饰半浮雕蟠龙纹、窃曲纹和云纹。口沿攀附6条浮雕夔龙,似呈探水状。徐晶晶介绍,这是迄今所知我国采用失蜡法制作的最早铸件之一。

“王子午”鼎

据悉,该鼎的主人王子午为楚庄王之子、楚康王时期的令尹子庚。“王子午”鼎也被誉为“鼎中翘楚”,是研究楚文化的标准器。

你知道古人的沐浴用品长什么样吗?通过展品“倗”浴缶,或许可以窥见一二。据介绍,浴缶是春秋时期的青铜水器,该展品是“倗”的专用“浴盆”,其中隆起的盖顶有环形的“提手”可以打开。

“倗”浴缶

现场还展出了另外一件有趣的展品戚齿玉环。玉环分别饰涡纹和谷纹内外均有齿,环身缠绕长方形金柄。

春秋战国时期,常见在金属利器末端嵌套玉环的做法,徐晶晶推测道:“这个玉环很可能是古代‘橡皮擦’的环首部位,比如古人在竹简上写错了字,他们就可以用类似嵌套玉环的利器除掉。”

本次展览不仅展出夏商周礼乐文明的珍贵文物,还通过数字技术赋予古老文明生动新貌。

展厅入口处精心制作了气势恢宏的开篇动画,展示三代“唯祀与戎”“宅兹中国”的整体面貌。展厅内还同步采用高清动态视频还原车马器模型,深度解析其各个部位的精妙构造。投影互动区,观众可以通过触碰墙壁上的编钟感应装置,现场聆听古老的编钟声。

投影互动区,观众可以通过触碰墙壁上的编钟感应装置,现场聆听古老的编钟声。

在多媒体交互展示区,青铜器上的“燕乐”“射礼”“蒐礼”“水陆攻战”等礼仪场景被转化为可视、可感的沉浸式体验。前沿数字技术的融入,突破了时空界限,多维度提升观众的参与感与理解深度,让千年礼乐文化焕发时代活力。

据了解,展览期间还将举办相关研学教育活动,欢迎广大观众积极参与。

看展Tips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楼专题展厅

时间:2025年7月5日—10月12日

采写:南方+记者 赵媛媛 通讯员 粤博宣

摄影/摄像:南方+记者 郑新洽

剪辑:南方+记者 杨奇

编辑 钟烜新 陈梅玉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