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庆祝建党104周年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在丹灶南沙社区万元户纪念馆举行。活动以“弘扬‘敢饮头啖汤’精神,以优良作风奋进环两江先行区建设”为主题,让曾经的“敲锣打鼓贺富”发生地,高高扬起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敢饮头啖汤”精神旗帜。
活动上,丹灶镇党委书记何敏仪,丹灶镇委副书记、镇长钟强等丹灶镇领导班子成员,带领丹灶镇机关各办(局)、企事业单位、镇属公司党支部书记,各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和书记,“两新”党组织书记代表,新老党员代表等,通过观看红色教育情景剧和电教片,沉浸式重温了当年南沙“敢为人先”的创举,接受了一次“敢饮头啖汤”精神的洗礼。
丹灶镇党委书记何敏仪带领参与本次活动的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林洛峰摄
今年是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一年。丹灶锚定佛山环两江先行区核心镇的发展定位再谋突破。活动上,何敏仪号召丹灶全体党员干部,要坚持“敢”字当头,锻造一支有本领的干部队伍,以担当作为,展现“敢饮头啖汤”的无畏勇气,将“敢饮头啖汤”精神切实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为环两江先行区建设作出更大的丹灶贡献。
“贺富”故事的三点启示
继7月2日首演成功后,红色教育情景剧《贺富》在本次活动中再度上演,演员们以精湛的演技,再现45年前南沙“敲锣打鼓贺富”这段重要的南海改革发展史。随后,与会党员干部一同观看红色电教片《敢为天下先——解码南海“敲锣打鼓贺富”》,深入了解南海如何将地方实践上升为制度创新的思考。
继7月2日首演成功后,红色教育情景剧《贺富》于7月4日在南沙万元户纪念馆中再度上演。 林洛峰 摄
“从当年南沙大队突破传统农业束缚,探索农工商多元经营,到如今各项改革试点工作,每一次看似偶然的‘率先’,其背后是丹灶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勇敢担当的生动体现。”现场,何敏仪围绕本次活动主题讲党课,她总结认为,“敲锣打鼓贺富”故事有三点重要启示。
首先是解放思想,才能发展突围。何敏仪表示,当全国人民被“越穷越光荣”的思想束缚时,时任南海县委书记梁广大借“贺富”之举旗帜鲜明地鼓励大家勤劳致富,正是这种打破思想禁锢的行动,让南海冲出发展困境,成为广东“四小虎”之一。“可以说,没有思想上的解放,就没有南海后来的快速发展。”
其次是敢为人先,才能抢得先机。“时任南沙大队党支部书记冼伟和毅然放弃广州户口回到家乡的徐才等人,率先带领南沙大队探索农工商多元经营之路,让南沙大队成了南海最早富起来的‘首富村’。”何敏仪说,只有敢于行动的人才能抓住机遇。
再次是担当作为,才能行稳致远。何敏仪表示,当时南海县委直面压力,大胆“贺富”为改革者撑腰壮胆,梁广大同志说出“大家大胆干!县委给你们撑腰!”,正是担当者最真实的写照,这种实实在在的担当与实干,为南海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7月4日,在丹灶镇南沙社区的万元户纪念馆,丹灶镇党委书记何敏仪讲党课。 林洛峰 摄
“今天,我们站在环两江先行区建设的关键节点回望过去,当年那场‘贺富’早已超越了形式上的庆贺,成为丹灶人敢闯敢试精神的火种,更是党组织引领改革发展的生动注脚。”何敏仪强调,面对新时代的挑战,特别是发展与治理协同并进的新课题,唯有传承这份“敢饮头啖汤”的勇气,紧握党组织领航的舵盘,将其转化为攻坚克难的锐利武器,才能在发展浪潮中破浪前行。
“敢饮头啖汤”精神的丹灶传承路径
当前,发展与治理是丹灶镇域高质量发展的两大主题。近年来,丹灶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汇聚等领域跑出了令人瞩目的“丹灶速度”,在近日发布的2025中国镇域经济500强榜单中,丹灶升至第34位。同时,丹灶推进“百千万工程”成效显著,获评市、区“百千万工程”实绩突出镇街,罗行社区获评佛山市“百千万工程”实绩突出村居,仙岗社区、南沙社区获评南海区推进“百千万工程”表现突出集体。
今年,乘着环两江先行区建设的东风,丹灶镇委、镇政府制定了“四脉一核”发展规划,正在绘画更加浓墨重彩的发展图景。何敏仪表示,解放思想仍然在路上,这要求丹灶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同时要在基层治理体系、治理效能和干部能力提升等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匹配新发展格局,才能支撑起丹灶环两江先行区核心镇的发展定位,这也是丹灶传承“敢饮头啖汤”精神的时代使命。
接下来,丹灶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如何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弘扬“敢饮头啖汤”精神?
在何敏仪看来,敢饮“头啖汤”,关键在于一个“敢”字,底气则来自于本领。“对于今天的丹灶来说,一支有本领的干部队伍是丹灶解放思想、改革发展的最大底气。”她强调要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选优配强村居“两委”干部;要坚持全链条推进人岗适配,由党委牵头探索构建机关岗位胜任力模型,设立人才储备库,实施重点岗位轮岗制度;要实施干部能力跃升计划,聚焦产业、科技等重点领域开展精准、系统培训;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孵化器”作用,定期选派机关年轻干部到重点项目、村居等一线挂职锻炼,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
“敢饮‘头啖汤’的勇气,来自于我们的担当。丹灶各村居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精准定位,全力激活农村集体经济的活力,这体现了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应有担当。”何敏仪表示,在上阶段工作中,借助环两江先行区建设的东风,已经有村居主动想办法,先行一步,比如,南沙社区率先启动新型城乡社区建设工作,上安社区、下安村、罗行社区等一些沿江村居探索发展沿江经济,荷村社区、劳边社区成立强村公司,激活农村经济。她希望丹灶其他村居要向这些先进村居学习,积极对接上级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土地管理、金融支持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与项目资源,尤其是各村居党组织书记一定要主动思考谋划,主动招商引入资源。
同时,何敏仪指出,“敢饮头啖汤”绝不是盲目蛮干、肆意妄为,而是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前提下改革创新、大胆干事。当前,全党正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她要求,丹灶全镇党员干部要以案为鉴,时刻保持警醒,做到公私分明、“亲”“清”担当。
传薪火、树先锋、强党性
“敢饮头啖汤”精神是镌刻在丹灶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四十多年后,当“敲锣打鼓贺富”的场景在棋盘村陈氏宗祠重新被演绎,多位“贺富”事件的见证者和推动南沙五金产业发展的建设者也回到昔日“贺富”地,在缅怀历史之余,将“贺富”点燃的干事创业激情,传递给丹灶广大党员干部。
现场,徐才之女徐用芬、冼伟之子冼耀才、徐才的技术徒弟陈庆昌作为“贺富”事件亲历者,以及南沙五金老师傅、南沙万元户纪念馆展品捐赠者杨棣帮、杨乃田获授“先锋讲师”证书,接下来,他们将通过口述历史、交流讲学等形式,致力让“敲锣打鼓贺富”故事更深入人心,让“敢饮头啖汤”精神薪火相传。
“丹灶五金之父”徐才之女徐用芬等5人获授“先锋讲师”证书。 林洛峰 摄
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离不开各级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广大党员冲锋在前,担当作为。其中,聚焦发挥机关党组织作为“第一方阵”的示范带动作用,南海在今年评选出一批区镇机关“四强”党支部。活动上,丹灶镇文体旅游服务中心党支部、丹灶镇有为小学党支部作为入选的镇机关“四强”党支部获颁牌。
丹灶镇文体旅游服务中心党支部、丹灶镇有为小学党支部作为入选的镇机关“四强”党支部获颁牌。 林洛峰 摄
丹灶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离不开老党员的奋斗。今年,丹灶全镇共有59名老党员迎来了在党50周年的光荣时刻。活动上,其中6位党龄50年老党员作为代表,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6位党龄50年丹灶老党员作为代表,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通讯员供图
以解放思想破除治理路径依赖,丹灶在今年4月发布了柔性治理工作方案,以“微、爱、善、聚”四字“丹方”为引,统筹相关部门和村居力量,共同推进20个重点项目。
目前,上述部分项目已取得一定成效,其中围绕“微光、聚力、善治、敢为”四大主题已建立或提升了9个柔性治理服务阵地。比如,金宁社区“和善C5”融合阵地推进党建引领和善小区建设,开启小区自治2.0时代;“微光聚能”讲堂由丹灶镇委党校与28个村居整合不同领域党员群体组建“微讲师团”,丰富党性教育的形式与内涵;西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面提质推广多元社区运营模式,打造亲民便民的党群服务示范阵地……
活动中,丹灶首批党建引领柔性治理阵地发布。 林洛峰摄
活动上,上述9个阵地作为丹灶首批党建引领柔性治理阵地正式发布。丹灶将编织出一张广覆盖的党建引领柔性治理阵地网络,拓展多元社群广泛参与治理的平台,促进党建资源与治理需求精准对接。
最后,何敏仪带领参与本次活动的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大力发扬“敢饮头啖汤”精神,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为环两江先行区建设奋力书写丹灶答卷。
采写:南方+记者 林洛峰
通讯员 林静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