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评论员:汇聚爱心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南方日报评论员

7月2日,以“聚焦‘百千万工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的广东省2025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仪式在广州举行。

00:11

广州塔亮灯,为广东“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打Call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明确要求广东下功夫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广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紧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动员广大爱心企业、组织和热心人士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以来,社会各界慷慨解囊、捐资出力,体现了爱心的坚守与传递,为推动县镇村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了重要贡献,进一步激发了全省上下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强大正能量。

“6·30”活动是广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特色活动,承担着聚人心、汇合力的使命任务。创立15年来,累计动员1000多家社会组织、近万家企业、2000多名爱心人士参与认捐,募集社会资金565.36亿元,对接帮扶农村低收入人口400多万人,成为广东参与面最广、惠及范围最大、社会效果最好的公益慈善平台。时间行至新的节点,一方面要顺应形势任务变化,充分发挥“6·30”活动平台机制的优势,聚焦持续助力建设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持续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重点,不断拓展活动内涵外延;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高位谋划、高效推进,强化主体责任,加强统筹协调,规范活动组织,注重宣传引导,进一步强化“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的组织保障,持续营造“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良好条件和舆论氛围。

古人有语:“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孕育企业成长的母体。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应该饮水思源,回报社会。这就要求广大企业继续发扬热心公益慈善优良传统,以参加“6·30”活动为契机,踊跃参与“百千万工程”实施,积极投身到驻镇帮镇扶村和“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中去;抢抓产业有序转移机遇,积极延伸布局产业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都市农业、设施农业、数字农业,推动农业与电商物流、文化旅游、休闲康养等深度融合,在实现企业自身更好发展的同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积极参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和美丽圩镇、和美乡村、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围绕镇村规划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活污水治理、交通物流建设等重点任务,加强与当地对接合作,共同推动乡村面貌全面提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互促互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也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之年,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期待社会各界深度参与进来,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进一步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和广大县域乡村流动集聚,以实际行动助力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持续投身公益、奉献爱心,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多做实事、好事,示范带动更多社会力量投身慈善事业,推动形成人人奉献、互帮互助、向上向善的暖心社会氛围。各地各有关部门也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组织实施好“6·30”等系列公益活动,加强统筹协调,健全完善机制,抓细抓实资金使用管理监督,持续提升活动知晓度、参与度和公信力,更好发挥公益慈善平台作用。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原。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需要共同绘就,和美乡村的幸福篇章需要携手书写。让我们同心同向,同献爱心,携手推进“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东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 傅倩影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