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课堂到智能车间,松山湖少年解锁思政教育新体验

南方+

雨后的松山湖月荷湖公园,湖边草木繁盛,几只白鹭悠然掠过水面。一群身穿蓝马甲的小小“环保志愿者”,围在林业专家身边,认真听讲、观察、记录生态知识,不时弯腰拾起湖边的垃圾,这是松山湖“绿美少年行,科创向未来”绿美思政课主题活动现场的生动一幕。

为探索“大思政课”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的新路径,讲好松山湖“党建红+生态绿+科技蓝+产业金”的发展故事,近日,松山湖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局、团工委联合市林业局、松山湖自然资源局等单位共同开展该主题活动,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绿美思政课”品牌。

在绿美生态课堂上,来自松山湖中心小学、松山湖实验小学、松山湖北区学校的学生团跟随林业专家深入湿地现场,了解沉水、挺水、浮水等不同植物的生态功能,认识落羽杉屈膝状呼吸根的“生存智慧”,观察入侵物种三裂叶蟛蜞菊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提升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活动还设置水质检测实验,由松山湖志愿者现场指导,学生们分组操作、记录数据。

从人工拾捡垃圾,到走进高科技企业体验“智能分拣”,学生们在知识的延伸中感受科技带来的改变。

在广东弓叶科技有限公司,基于AI和光电融合技术的工业机器人精准识别、高效分拣垃圾,让孩子们惊叹不已。

“没想到原来又脏又累的工作,现在一个机器人就能轻松完成!”一位同学兴奋地说。

活动期间,工作人员向学生介绍机器人背后的技术原理,讲述企业从创意构想到落地生产的成长路径。

同学们在科技的现实应用中理解“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全过程,也在心中埋下了科技报国的种子。活动结束后,多位学生表示,活动让自己更加坚定了保护环境、热爱科学的信念,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为建设美丽东莞贡献力量。

接下来,松山湖将继续发挥科技与人才聚集优势,深化思政教育与生态实践、科技产业的融合,用生动、可感的方式提升青少年认知力与行动力,为城市绿色发展厚植未来之根。

撰文:张莎 陈启亮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毛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