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粤湘边界共建共治共享|广东连山湖南江华共建省际睦邻廊道

南方+

党建引领联创、志愿服务联动、社工队伍联育、平安边界联创、边界资源联享、多元活动联办——7月3日,随着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委社会工作部与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委社会工作部签订《粤湘一家亲·连江好邻里——共建“省际睦邻廊道”基层治理联动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今后致力构建省际边界区域社会治理共同体,打造南北部协作省际边界基层治理联动精品示范带,推动粤湘边界共建共治共享,更好造福两地群众。

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委社会工作部与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委社会工作部签订《粤湘一家亲·连江好邻里——共建“省际睦邻廊道”基层治理联动合作框架协议》。连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委社会工作部与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委社会工作部签订《粤湘一家亲·连江好邻里——共建“省际睦邻廊道”基层治理联动合作框架协议》。连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长期以来,边界地区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沿,也常常是治理的难点。地处粤、湘、桂三省(区)交界的连山,是广东省的“北大门”,近年来该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径、新方法,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机制,持续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整合资源打造社会治理“枢纽站”,发挥基层网格治理优势,推动基层治理延伸到“最后一米”,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有力构建了“党建引领、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善治力量。特别是,今年连山县委社会工作部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中大胆实践,推动成立了清远市首个省际边界社会工作观察站,聘用了一批省际社会工作观察员,在社会工作跨域协同上作出了有益探索。

连山与江华山水相连、人文相亲。一直以来,两地合作交流源远流长,在人大联络、水源地保护、产业联动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合作密切,尤其是连山的禾洞镇与江华的码市镇以人大代表省际联络站为纽带,紧密协作,共同构建“一体三常五协同”工作机制,携手合力推动省际高速道路立项建设、省际红色旅游串联发展、长江流域湘江源头保护、省际少数民族地区产业联动发展、融合共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取得了显著成效,惠泽了广大群众。

连山禾洞镇与江华码市镇的志愿者携手开展志愿服务。

连山禾洞镇与江华码市镇的志愿者携手开展志愿服务。

此次在连山禾洞镇举办的“粤湘一家亲·连江好邻里”活动,通过座谈交流、协议签署、实地调研、参观志愿服务集市等形式,广东和湖南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联动,成为连山与江华在党建引领省际基层治理协作上一个新起点,也是双方进一步健全深化粤湘合作机制,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探索,携手将交界地区的“边界线”转化为协同发展的“共赢线”。

参观志愿服务集市。连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参观志愿服务集市。连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随着双方签约,标志着两地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化睦邻友好协作上迈出关键一步,“粤湘一家亲·连江好邻里”的实践探索由此进入机制化、系统化、深层次的新阶段;推动两地以“一盘棋”思维打破行政壁垒,以“一体化”行动凝聚治理合力,为破解边界治理难题、提升民生服务水平搭建坚实平台,推动粤湘边界共建共治共享迈向更深层次。

未来,连山将发挥粤湘桂三省(区)交界的独特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强与江华的合作互动,加快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志愿服务、社工人才和矛盾纠纷化解等社会工作的常态化联动机制,破解边界治理难题,推动两县联合共建工作高质量开展;与江华形成合力,共同将粤湘省际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睦邻廊道打造成为党建引领坚强有力、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民族团结更加巩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示范工程,共同为建设平安和谐边界不懈努力,为推进粤湘两省区域合作和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连山、江华的力量与智慧。

此次活动由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湖南省委社会工作部指导举行,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一级巡视员庄侃,湖南省委社会工作部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处处长莫健飞,永州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蒋俊善,清远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朱燕群,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陆治杰,江华瑶族自治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唐元甲等参加活动。

南方+记者 黄津

通讯员 唐晓宇 韦滢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叶镇祖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