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城区东城街道:投放“爱心公益药箱”,构筑健康便民与文明培育双阵地

南方+

清城区东城街道在深化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紧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核心阵地,创新联合广东爱心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广西南宁百会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等爱心企业,实施“爱心公益药箱”公益项目。该项目不仅精准解决了群众日常应急用药需求,更成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培育社区文明风尚的有效载体。

精准锚定阵地

服务嵌入文明实践

爱心公益药箱。黄玉熹 摄

爱心公益药箱。黄玉熹 摄

7月1日,“‘药’护万家 爱心‘箱’随”——暨2025年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道爱心公益药箱投放文明实践行动举行。本次“爱心公益药箱”集中投放于辖区内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使其成为站点服务功能的有机延伸和常设项目。依托站点覆盖广、人流量大、贴近居民的优势,确保群众在参与文明实践活动或日常办事时,能最方便、最快捷地获取应急药品。

公益药箱为市民提供基础医用物资。通讯员供图

公益药箱为市民提供基础医用物资。通讯员供图

本次投放的爱心公益药箱,内配备了电子测温计、创可贴、碘伏棉签等常用药品和基础医疗用品,可满足群众日常应急所需。无论是头疼脑热,还是意外擦伤,这些“健康小卫士”都能及时为大家排忧解难,为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此外,每个药箱配备功能二维码,居民用药时可以扫描二维码进行用药咨询,同时也可以提交药品需求或管理建议等方面的操作。

药箱投放后,迅速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居民们纷纷表示,这些设置在“家门口”实践站的药箱,实实在在解决了生活中的小急小难,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安心感。时代社区居民邓姨表示:“这个药箱设得太贴心了!就在我们楼下实践站里。感觉社区为我们想得很周到,心里暖暖的。”

政企社联动

汇聚文明向善力量

街道坚持把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积极探索为民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明确项目公益属性,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进行落地,引导爱心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捐赠配置碘伏棉签、创可贴等必需物资,提供专业支持,积极参与公益实践与文明共建,形成“文明实践阵地承载+政府引导协调+企业爱心供给”的公益新模式,为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文明实践提供可复制路径。

广东爱心大药房清远区域负责人向丽诗表示:“公益是企业应尽的义务。能够为东城街道的‘爱心公益药箱’捐赠基础医疗物资,助力社区健康便民服务,我们倍感荣幸。这不仅仅是物资的捐赠,更是爱心的传递和文明善举的倡导。我们相信,政企社的紧密联动,能让这份关爱覆盖更广,惠及更多有需要的居民,共同营造互助友爱的社区氛围。”

此次活动是“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生动体现,也是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举措。下一步,东城街道将持续关注群众需求,不断优化服务内容,持续优化药箱配置和管理,鼓励引导站点志愿者、社区居民参与药箱的日常维护与监督,将其打造为深化群众自治、共建共享的文明实践点。同时,总结推广此模式,联动更多社会资源,在服务民生需求中不断涵养城市文明底蕴,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诚邀广大居民共同守护这份爱心,为建设和美社区贡献力量。

南方+记者 黄玉熹

通讯员 何立 陈耀号 黄嘉颖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叶镇祖
校对 罗健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