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清远市清新区龙颈镇石坎陶瓷发展进程,擦亮清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坎龙窑传统陶瓷制作技艺”文化名片,提升广东省工业遗产“石坎龙窑群”文化魅力,6月20日至23日,在清新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指导下,龙颈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陶瓷产业人才引育基地(清远中宿窑陶艺文化有限公司)开展了“探寻‘清远色’——石坎陶瓷高质量颜色釉创新研讨活动”。
祁慧如一行莅临中宿窑总部座谈交流。贺欢 摄
活动特邀景德镇市传统颜色釉制作非遗传承人祁慧如和南山夏陶瓷品牌创始人赵炳旭到石坎开展实地调研与技术指导,就石坎本土材料作分析、配比尝试,旨在开发出最具代表性、最适合石坎陶瓷的高质量颜色釉,研发“清远色”釉料,为日后“石坎陶瓷”品牌化发展奠定基础。
祁慧如一行到访同心窑并了解石坎陶瓷发展概况。贺欢 摄
在驿站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祁慧如一行先后实地走访同心窑、螺地古窑等多个核心窑址,对石坎本土原材料进行现场取样与技术分析,并就材料性能与釉料适配展开专业研判,为后续“清远色”高质量颜色釉的研发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其间,专家团队与清远市非遗馆馆长田云飞开展深入交流,全面了解本地非遗资源与非遗文化特色,围绕石坎陶瓷产品体系的优化方向与标准化路径进行了探讨,希望以陶瓷为载体,进一步展示和传播清远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颜色釉瓷代表了康熙年间的瓷器最高审美水准,而作为其重要传承人的祁慧如团队在单色釉的研发及生产技艺上造诣深厚,并将这份积淀应用于对石坎陶瓷的技艺指导及“清远色”的创新研发之中。
专家团队交流期间充分肯定了石坎陶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产业发展潜力,并表示有入驻参与石坎陶瓷建设的意愿。之后期待双方能够在技术共享、釉色研发与文化共创等方面有更深入的合作,共同推动更具代表性的“清远色”诞生。
清新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未来将开展更多务实、专业的专项人才活动,积极引进以祁慧如为代表的陶瓷专家,提升石坎陶瓷在釉料研发与工艺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石坎陶瓷”区域品牌,活化非遗技艺,让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
撰文:贺欢
来源:清新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