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为媒!大沥以文化“流量”驱动人文经济

南海大沥

跟着龙舟游南海

大沥这个“龙舟之乡”

格外引人关注

近日,在新一届“沥桂一体 美丽家园”龙舟赛上,大沥雅瑶东涌队卫冕“沥桂龙王”,大沥多支龙舟劲旅也同样取得佳绩。随着这场赛事的圆满结束,大沥端午龙舟季“十景”悉数登场,让人充分感受到大沥“传统+新潮”的文化魅力与发展潜力。

沥桂龙舟赛。

沥桂龙舟赛。

如今,端午龙舟季“十景”已成为大沥的重要文化IP,更凝聚起驱动大沥人文经济的重要力量。

体验之丰

“十景”打造沉浸式龙舟季

5月17日,在大沥镇盐步社区,现年593岁的盐步老龙在人们的期盼中“抖落”一身淤泥,再度“起龙”出水。随后,当地村民为这艘全国现存最老、珠三角久负盛名的老龙舟除垢上油、安装龙头龙尾,也拉开了大沥端午龙舟季“十景”的序幕。

在大沥,整个端午龙舟季不仅活动数量众多,而且持续时间长、影响规模大。在持续一个月的时间里,盐步锦龙盛会、黄岐锦龙盛会、黄岐龙母诞、沥桂龙舟赛等多个充满文化味的民俗活动精彩上演,让近百万市民和游客充分享受了传统文化盛宴。

去年,大沥镇整合传统文化资源,首次发布了大沥端午龙舟季“十景”,助力打造“水上南海·龙腾大沥”IP品牌。今年,大沥端午龙舟季“十景”活动,也成了“跟着龙舟游南海”中不可错过的看点。

通过“十景联袂”,大沥为广大市民、游客乃至各地网友,以丰富方式打造沉浸式龙舟季:如果喜欢竞技,广佛百队角逐的沥桂龙舟赛、27支劲旅江面激战的黄岐锦龙盛会等,可以感受“速度与激情”的快感;如果喜欢民俗,盐步老龙“游三河”、黄岐龙母诞、泮塘盐步互访等,可以回味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如果喜欢潮玩,老龙咖啡、文创雪糕、网红市集等,可以体验传统与潮流的碰撞。

底蕴之厚

龙舟之乡塑造独特文化图腾

在6月19日召开的南海区委农村工作会议暨三大文化品牌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上,区委书记顾耀辉提出要释放三大文化品牌赋能效应,持续打造“南海龙超”品牌便是其中之一。

如今,“南海龙超”不只是比赛,更是全民狂欢的文化盛宴,更是乡村振兴的超级引擎。黄岐锦龙盛会、盐步龙狮大会、麦边舞龙表演、盐步老龙1432等多项赛事、文化活动、重点项目纳入“南海龙超”IP蓝图,将助力打造百亿文旅新生态。

说起南海的龙舟文化,大沥绝对是绕不过的一块热土。大沥镇是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传统龙舟之乡),也是珠三角传统龙舟竞渡活动的核心地区,龙舟历史可追溯到明清年间。每年端午期间,大小锦龙盛会十数场,过百万人次享受端午龙舟盛会,经过数百年发展,龙舟文化已经深入大沥人的血肉,成为大沥人的文化图腾。

从盐步老龙起龙仪式到黄岐龙母诞,从沥桂龙舟赛到各项锦龙盛会,每一项活动都承载着大沥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精彩纷呈的活动,也吸引了来自广州、佛山等地的众多龙舟队伍和市民游客的参与。

同时,多个活动还通过现场直播、网络报道等方式,让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这一盛事。通过传统与新潮的交融、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大沥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让自身的文化IP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可。

产业之新

用文化“流量”驱动人文经济

以龙舟文化为媒,端午期间,大沥镇通过“造节”的方式,已为龙舟文化注入新的内涵,也接到了“泼天的流量”。

据统计,整个2025年大沥镇端午龙舟欢乐季,引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10余家主流媒体聚焦关注,多平台同步直播,快手体育全程跟进。通过多平台直播,总观看互动量超1亿人次,“硬核”数据见证大沥文旅IP的全球影响力。

本土独特的龙舟文化氛围和产业元素,不仅带来“流量”,更驱动了大沥人文经济的发展。如百度公司项目团队更以“老龙起龙+龙船饭”为主题开展直播互动,带动“盐步秋茄”等大沥村菜“出圈”;盐步老龙1432项目打造“潮龙IP”,推出铜盘、彩瓷等文创产品,并通过市集场景,构建“非遗活化—产业转化—青年创业”闭环生态。

围绕区委“1114”工作体系,助力构建南海“三带三区”文化发展新格局,推动“水上南海”建设,大沥镇通过打造“大沥端午龙舟季”系列活动IP,为南海区建设“人文经济引领区”贡献“大沥样本”。未来,大沥将继续以文化为魂、以创新为动力,打造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盛宴,让更多人能了解、爱上“中心大”。

1

编辑 黄逸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