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重庆广电消息
近日,重庆一小区居民赵女士(化名)
刚出电梯就被盘踞在电梯间的毒蛇
咬伤脚踝
惊险 | 女子刚出电梯就遭毒蛇咬伤,丈夫上演“教科书式”操作→
事后赵女士回忆
“先感觉脚有点疼
看到有黑色的血往外冒
然后小腿膝盖就麻了”
面对妻子被毒蛇咬伤的紧急情况
丈夫的处理堪称“教科书式”
他迅速取下裤腰带
将妻子伤口上方捆扎
同时拍照取证并拨打120急救
送医后确认
咬伤赵女士的是
剧毒“烙铁头”蛇
经抢救赵女士脱险
毒蛇也已被物业妥善处置
赵女士在医院治疗照片
夏秋季节
是毒蛇咬伤的最高发季节
如何避免被咬?
戳视频看懂↓↓↓
夏秋季节是毒蛇咬伤的最高发季节,如何避免被咬?
被蛇咬伤后是否需要去医院?
首先要迅速判断是否为毒蛇:
如遭毒蛇咬伤,应立即脱险,尽量记住蛇的特征,包括颜色、花纹和头部形状,并保持冷静,减少活动或者跑动,尽可能做好应急处理后,尽快赶到就近医院就医,如果能在2小时内送达医院,并及时注射抗蛇毒血清,绝大多数伤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救治。
如身处户外,一时半会到不了医院,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自救“保命”?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杨正飞提出了10个自救要点:
1.立即制动,保持冷静:停止一切活动,静坐或平躺,避免奔跑或激动加速毒素扩散;
2.远离蛇活动区:缓慢后退至安全位置,避免二次咬伤,切勿尝试捕捉或追打蛇;
3.记录蛇特征:迅速拍照或记住蛇的头部形状和体纹,尤其是要记住颜色,便于医生精准用药;
4.摘除肢体束缚物:取下戒指、手镯、手表等,防止肿胀后压迫肢体;
5.固定伤肢,保持低位:用树枝或绷带固定伤肢,减少活动;保持伤口低于心脏水平,减缓毒素回流;
6.轻柔冲洗伤口:用大量清水持续冲洗伤口表面,减少毒液残留;
7.适度绑扎近心端:在伤口上方10到15厘米处用布带松紧适中绑扎,松紧以可插入一指为宜,每30分钟松开2到3分钟;
8.拒绝危险土法:禁止用嘴吸毒、切伤口、冰敷、火烧或饮酒,只会加重伤害且无效;
9.立即呼救并明确需求:拨打120时强调“毒蛇咬伤”,要求送往有抗蛇毒血清的医院;
10.持续观察症状:即使初期无症状,也需保持警惕,记录出现麻木、呼吸困难等时间点。
广东毒蛇有33种
常见蛇毒都有血清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毒蛇咬伤列为应高度重视的被忽视热带病之一。中国每年4—10月是蛇的活跃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发生25万—28万例毒蛇咬伤事件,蛇伤患者的致残率高达35.18%。
“蛇属于变温动物,一般在夏天比较活跃,出没于草丛、树林和河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温健文说,广东的毒蛇有33种之多,常见有银环蛇(过基峡),眼镜蛇(饭铲头),眼镜王蛇(过山风),竹叶青蛇,五步蛇等。
这些毒蛇的毒性又可以分类三大类——神经毒、细胞毒、血液毒。还有些蛇(眼镜王蛇,蝮蛇)的毒液属于混合毒。
神经毒(金环蛇,银环蛇,海蛇)主要影响神经系统。患者中毒后伤口不红不肿不痛,但可能会出现头晕、四肢麻木、无力甚至瘫痪,严重者呼吸肌麻痹窒息死亡。
有网友在江门拍到银环蛇。图源:江门广播电视台
细胞毒(广东多见于属混合毒的眼镜蛇)主要是对局部组织产生强烈破坏作用。被这类蛇咬伤后,伤口肿胀发黑,局部有水疱,组织坏死。有心脏毒性,致循环衰竭。
血液毒(竹叶青,五步蛇)主要影响血液系统,特别是凝血功能。患者伤口流血剧痛,身体广泛出血,严重者肾功能衰竭,循环衰竭。
市民遇到竹叶青。图源:福州晚报
广州各区蛇伤救治定点医院信息公布
不同毒性对应不同血清。目前,广州市每个区都有蛇伤定点医院,都备有足量的抗蛇毒血清,且血清可以医保报销。
广州市蛇伤救治定点医院。
夏季天气湿热,各种毒蛇毒虫“蠢蠢欲动”一不留神就会被“偷袭”夏季常见“危险动物”有哪些?
咬伤后该如何处理?这份“安全攻略”请收好!
注意防范!安心度夏!
来源:广州日报综合中国消防、重庆广电第1眼、人民日报、南方+等
编辑:大然 责编:邹向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