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实现“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三年初见成效如何实现?佛山市高明区以高质量党建为关键引领,在思想武装、基层治理、强村富民、和美乡村、新兴领域党建等多领域大力推进十项举措,奋力书写答卷。
从工业园区整治提升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从网格精细治理到柿子产业链打造,从暖心的社区课堂到新就业群体关爱,处处都能看到高明党建引领的身影。
环境变美了、产业兴旺了、村民腰包鼓了、办事更方便了。这波操作,不仅给“百千万工程”在高明的落地提供了样本,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的“红色动能”。
佛山市高明区。资料图片
举措一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
把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各级党组织开展集中学习研讨9088场次,党组织书记带头讲党课1121场次,依托“虎军大讲堂”专题培训新提拔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等1000余人次。在查改整治上见真章,累计查摆整治问题1041个。抓好红色资源课程开发利用,东门圩沉浸式红色课堂教育超1万人次,成为党员干部教育的“网红打卡地”,深挖小洞村革命事迹开发沉浸式红色课堂《小洞风云之铁血儿女》。
举措二
“党建+全科网格”推动治理精细化
深化“党建+全科网格”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依托党的组织体系打通条块层级壁垒,全区628个基础网格汇聚超1.2万人的网格队伍,推动治理资源、力量常态化“打桩式”下沉,网格案件办结率保持在99%以上。推动“党建+全科网格”向工业园区延伸,九大工业园区设置68个园区网格,链接政、企、园、村、组建多元化网格队伍,健全企业需求、部门资源、行动项目“三张清单”,实施服务企业项目450个,发动超523家企业投入约1.9亿元提升园区环境,以“共治+互助”保障园区环境品质综合整治提升和企业发展。开展深化“党建+全科网格”引领“园村共治”十大行动,构建“空间共融、资源共享、平安共治、产业共赢”的园村共治模式,力促园村共赢发展,该做法得到《中国组织人事报》等主流媒体报道推广。
举措三
党建引领“强组兴村”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
高明推动行政村集约各股份社的土地、物业等统筹经营。资料图片
深入推进基层组织运行决策、资源统筹、村组队伍全链条管理、强村富民发展等党建引领“强组兴村”四项机制,村(社区)党组织对村民小组的领导进一步强化,机制实施以来村组两级党组织审议把关重大项目1164个、涉及资金2.39亿元。全面实施“六步工作法”,推动行政村集约各股份社的土地、物业等统筹经营,创新“土地流转中心”“国集联动”等模式集约流转农用地超17万亩,“土地流转中心”经验做法入选省“百千万工程”改革典型案例。将村民小组三个组织班子成员纳入统一管理,制定履职清单。全域实施“一村一策”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行动,由党组织把关发展方向,推动45个村(社区)成立强村公司,选派乡村职业经理人16名,探索“整村运营”发展,集体收入超1000万元的村新增7条。
举措四
党建引领和美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党员干部开展乡村植树主题党日活动。通讯员供图
做好乡村绿化组织动员文章,9000名农村党员带头发动1.2万名群众开展乡村绿化主题党日活动516场次,植绿超21万株,种植量占全市三分之一。深化村党组织、镇街驻村团队、区直挂钩单位“三方同责、齐抓绿化”机制,以“党建+全科网格”保障植绿护绿,建成各类主题林177个,创建“美丽庭院”870户、“四小园”8787个。走好以绿美城、以绿兴产、以绿富民的和美乡村发展路径,种植柿子树2万亩,构建柿子全产业链,打造香山“柿橙了”等产业项目,实现“生态资源-特色产业-农民增收”良性循环。“锦鲤文化”“花漾石洲”“万亩稻田”等和美乡村名片出圈出彩,明阳村、小洞村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村。
举措五
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淬炼提升
深化“头雁工程”,坚持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培训和“两委”干部全覆盖轮训,“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动态储备与培养村(社区)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500余人。完成村(社区)“两委”干部学历提升计划,“两委”干部大专以上学历比例提升15%,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实现翻一番。开展“党校有约•向上好学”党员学习教育交流系列活动,拓宽党员学习教育路径,将党员学习教育与高明发展深度融合,举办区级示范培训4场、镇街党校常态化培训108场次,培训党员1万多人次。推出《做好“土特产”文章》系列党员教育电视片,进一步教育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举措六
活力支部建设持续深化
学员走进党校,参观高明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馆。资料图片
深入实施“星火工程”,持续开展“五星创评”、基层党组织“流动红黄旗”评比活动,评选出五星党组织25个、五星党务工作者25名、五星党员30名。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计划,落实“三会一课”观察员制度,深化组织生活质量评估,擦亮活力支部政治底色。树牢“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探索开展活力支部“微项目”,持续推进“一单位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形成“书记抓项目、支部创品牌、党员当先锋”的生动局面。聚焦环两江先行区重点建设项目,全覆盖建立项目临时党支部。健全完善党支部领题攻坚机制,开展党员骨干揭榜挂帅,推动党员干部以“敢饮头啖汤”精神、推进重点攻坚项目80个。
举措七
以高质量机关国企事业单位党建引领发展
组织“虎军杯”工作创新大赛。通讯员供图
持续深化模范机关建设,健全完善机关党建服务保障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的制度机制,提升区直单位“四强”党支部建设水平。组织“虎军杯”工作创新大赛,营造“比学赶超、创先争优”浓厚氛围,打造出44个模范机关特色机制。聚焦“百千万工程”,深化联点挂钩机制,指导区直单位全覆盖建立联点挂钩村(社区)“一计划两清单”(“造血式”帮扶计划、问题清单、年度工作任务清单),推动区直单位党建成果有效覆盖村(社区),助力挂钩村(社区)各领域全方位发展。主动探索国资国企参与基层治理的新路径,按照“一村一品,一项目一亮点”工作思路,着力打造佰里沧江酒文化产业园等多个项目。实施“新强师工程”,打造医疗卫生人才雁阵,推动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党建提质增效。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进千企万家,机关党员干部常态化入户走访2万余户(次)、排查解决问题隐患2644个,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服务机制及时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举措八
新兴领域党建扩面提质
系统开展新兴领域党建扩面、“固本强基”提质增效、“新兴头雁”培育和行业党建创先争优行动,让党建工作引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化行业和产业链党建,新成立区交通运输、互联网行业党委及杨和文旅产业链党委,为推进“百千万工程”提供坚实组织保障。积极引导新兴领域组织参与公益,通过捐资、认种等形式营建“先锋林”等主题林,年内开展41场植树活动、种树2870株。发布新就业群体服务方案,实施14条关爱举措,依托各类驿站和服务中心开展关爱活动15场、惠及1788人次,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有效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
举措九
城市基层党建构建惠民服务新格局
河江社区汇源豪庭小区党支部组织居民开展“红色议事会”活动。通讯员供图
构建“社区党委核心引领-多元主体合力-社区运管创新-党群服务提升-和善小区筑基-全民参与治理”的社区治理体系。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共商共解民生实事42件,服务超9000人次。创新跨社区“积分联兑”机制,链接百余家商户资源,形成“服务—积分—激励”闭环,带动参与志愿服务达 1.5万人次。精心培育“全民健身”“全民推介”等“全民+”系列社区服务品牌,推动社区文化出圈。建立党建引领小区“善引领-善协商-善共治-善服务”治理体系,健全三级组织架构,打造“红色业委会”一批,发动2700名楼长织密网格,通过红色议事会解决民生问题273项,联动资源开展惠民活动733场。
举措十
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质增效
明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明湖公园举办社区龙舟赛。通讯员供图
将党群服务中心提质行动与“两社三中心”建设工作一体谋划,创新实施“一核引领、两社提升、三中心提质、四善小区、多元共治”的“1234N”工作机制,重点打造明湖社区、中山社区等一批省、市试点社区,积极探索社区企业、社区慈善基金、“社区合伙人”“阵地换服务”等运管模式,推出“公益性无偿服务+普惠性低偿服务+专业性有偿服务”的多元服务模式,激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造血”功能,提升阵地服务群众品质。加大投入,新建明湖社区、罗稳村、苏村村、范洲村四个党群服务中心,建强为民服务阵地。行动实施以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拓展服务129项,开展活动679场次,设立社区发展基金7个,盘活社区公共用房11处,实施“社区合伙人”计划9项。
采写:南方+记者 盛正挺
通讯员 明组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