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第六届“新时代检察宣传周”活动走进江门新会区社区矫正中心。本次活动以“加强刑罚执行监督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核心主题,邀请江门市及新会区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通过实地参观、现场讲解与座谈交流等方式,“零距离”了解检察监督在社区矫正关键环节的作用与成效。
活动伊始,代表委员们在新会区社区矫正中心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深入中心各功能区进行实地观摩。代表委员们详细了解了报到登记、信息采集、宣告教育、心理辅导等日常监督管理全流程。中心工作人员重点介绍了功能区域的布局与运转,以及信息化监管手段的应用。
代表委员们在新会区社区矫正中心进行实地观摩。
活动中,受邀代表通过观看由江门市检察院拍摄制作的刑事执行检察职能宣传片《大白去哪儿了》,进一步了解了检察监督的核心职责与监督重点。江门、新会两级检察院和司法局分别介绍了社区矫正、刑事执行检察工作和典型案例,全面展示了近年来在社区矫正监督和刑事执行检察方面的创新举措与成效。
座谈交流环节,与会代表委员们与江门市人民检察院、江门市司法局及新会区社区矫正中心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深入交流互动。代表委员们结合所见所闻,围绕“如何进一步健全检察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的协作配合机制”“如何更好地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精准度”等话题,畅所欲言,建言献策。现场气氛活跃,提出了多项意见与建议。
座谈交流环节与会代表委员们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
代表委员对江门市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领域展现出的主动作为、精准监督和显著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此次走进新会社区矫正中心,让我们真切体会到检察监督绝非抽象概念,而是贯穿于刑罚执行每一道环节的坚实保障。检察机关聚焦关键风险点精准发力,有效维护了法律执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为促进更高水平的社会公平正义贡献了不可或缺的检察力量。”江门市政协委员、江门市五邑消防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蒋益艺发言中深有感触地表示。参与活动的代表委员们也一致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作为桥梁纽带和民主监督的作用,持续关注并积极支持检察监督工作的深化发展,共同推动法治江门建设。
新会社区矫正中心工作人员正在为群众办理业务。吴惠芳 摄
据介绍,近年来,江门市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部门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成功研发相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4个,均成功上架最高检法律监督模型平台。其中,通过“监狱罪犯减刑、假释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一年来,江门市检察院已先后为107名符合减刑条件、确有悔改表现且不及时提请将显失公平罪犯提出可以减刑的建议,36名符合假释条件罪犯可以启动假释的建议,全部被采纳。2024年全年驻监检察室收到反映罪犯狱内各种诉求信件总数较上一年减少了40%以上。
此外,由江门市检察院联合江门市司法局共同制发的《关于加强江门市社区矫正对象请假外出及经常性跨市、县活动管理和监督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于今年1月实施。《意见》将适用请假外出的条件由因正常工作需要扩大至因正常生活或工作需要,满足社矫对象因不同条件下的请假或经常性跨市、县活动需要。申请事由也由工作重要事务扩大至就医、就学、参与诉讼、处理家庭重要事务等,并明晰社区矫正对象根据申请事由类别需要向社区矫正机关提交的证明材料。
本次“新时代检察宣传周”活动走进新会社区矫正中心,不仅是对江门市检察机关刑罚执行监督工作成效的一次立体化、沉浸式集中展示,更是检察机关主动开门纳谏、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广泛听取社情民意、积极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实践。
江门市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检察机关将聚焦监督重点,持续加大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关键环节的监督力度,确保刑法变更执行合法、公正;进一步深化与司法行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完善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等工作机制,凝聚工作合力,同时以科技赋能监督,不断优化智慧执检系统功能,深化监督的智能化、科学化水平建设,提升刑事执行检察工作质效。
撰文:吴惠芳 王丹
图片:受访者供图(除注明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