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雷雨天气频发,易形成积水环境,为蚊虫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鉴于此,为增强社区居民对登革热的科学认知与防控能力,在白云区石井街公共卫生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下,石井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兴隆居委,针对当前气温持续攀升、蚊虫孳生致使登革热传播风险显著升高的情况,特别邀请副主任刘青田举办“预防登革热”专题健康知识讲座。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详细讲解登革热的病理知识、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助力居民树立科学的防控观念,进一步筑牢社区疾病防控的坚实防线。
在讲座过程中,石井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刘青田副主任介绍道,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发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广州湿热的气候条件格外适合传播媒介伊蚊的孳生。他深入解析了登革热通过伊蚊叮咬的传播链条,该疾病的潜伏期为7-14天。同时,刘副主任着重强调了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即“三痛”(头痛、肌肉关节痛、眼眶痛)、“三红”(面颈胸部潮红)、皮疹以及出血倾向等,还特别警示了高热不退、剧烈头痛等重症预警指征。
此外,刘主任从“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为居民提出了具体的防控措施,包括及时清除室内外积水、定期喷洒杀虫剂、安装防蚊设施、外出时穿长袖衣物并涂抹防蚊液等。
互动环节中,主讲人采用随机抽问的方式开展有奖问答活动,现场氛围十分热烈。这种形式有效强化了居民对登革热防控知识的掌握程度,为社区后续开展灭蚊行动奠定了良好的认知基础。
本次讲座将理论讲解与互动答疑巧妙结合,向社区居民全面传递了预防登革热的健康知识,不仅提升了居民的自我防护意识,还极大地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防控的积极性。后续,石井街将持续开展各类健康科普活动,与居民携手共同营造“防蚊灭蚊、清洁家园”的健康生活环境,切实降低登革热的传播风险。
撰文:李嘉益
通讯员 张绮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