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锻造结果!”中山一中优秀学子陈俊宇分享经验

南方+

“这次高考成绩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期!我爸妈都没想到我能考得这么好!”6月25日,获知自己高考成绩那一刻,中山市第一中学的学子陈俊宇非常惊喜。消息传开后,中山不少学生以及家长都在好奇,这名文科优秀考生到底有何学习秘籍?高考成绩放榜当天,南方+记者采访了陈俊宇,请他总结分享学习经验。

中山市第一中学学子陈俊宇。

南方+:此次高考成绩是否达到你的预期?查到自己排名以及分数的那一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陈俊宇:这次高考成绩确实是远远超出自己预期了,我和爸妈都没料想到能考得这么好。我原先的目标是复旦或者北师大,现在,上国内的好大学应该都没什么问题了,但至于如何填志愿,我还在思考中。

我对法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这三个专业感兴趣。我以前看过很多法治节目,学生时代又在耳濡目染中无数次感受到文学之美,感受到历史社会发展逻辑的恢弘与历史事件细节的精妙,于是对这三个专业萌生了兴趣。

其实我选择专业并没有那种鸿鹄之志,只是兴趣让我有了在这三个领域走一走的想法。所以我觉得,大胆选就好。

南方+:你备战高考的整体复习策略是怎样的?在战略上,你是如何规划的?在战术上,是如何取得精进的?

陈俊宇:在高考的整体复习策略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跟着老师脚步走。

一轮复习可能会比较“痛苦”,毕竟是要捡起前面两年学过但是忘了的知识,所以一定要跟紧老师,在对知识点“大包围”中补知识点的漏洞。

二轮复习主要是跟老师进行专题复习,这个阶段要注意知识点的串联,一打一片,把相关专题的知识点打通。历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定要注意历史通史知识在二轮复习中归并。

至于复习战术,我觉得大家坚持自己的节奏就好,不要因为一次考试失利就熬大夜、不吃饭,也不要因为“大考”临近,就把自己的“功率”一下子拉到最大,这种节奏很难适应,也很伤身体,容易导致心态不稳,最后崩盘,适得其反。

南方+:你认为自己保持了哪些好的学习习惯?

陈俊宇:我一向坚持的是相信自己,相信同学,相信老师。

第一,一定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作业写完才对答案,写的时候不要把答案放在旁边,否则容易养成依赖,考试的时候没答案对了,你就知道难受了。自己思考不明白的,去看参考答案,答案没解析或者看不懂,一定要去问同学或者老师,总有人能帮到你。

第二,不要害羞,一定要大胆问,我就是在问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启发的。其次,有人讨论的时候,也可以选择旁听,我经常干这事。看看别人什么地方容易错,是不是自己也有这个问题。如果发现了别人的漏洞,你可以尝试充当小老师。但注意不要打断别人讲话,不要好为人师,保持良好的、谦虚的态度。

南方+:你认为,有哪些“看似努力”但实则无效的学习“假动作”需要警惕?

陈俊宇:一定要警惕两个行为:一是机械刷题,有些题做不对,并非因为所谓的没有“题感”,而是因为你的逻辑链条没有弄清楚,或者审题存在问题。如果你没弄懂做错题目的根本原因在哪,没揪出来自己没理解的逻辑点在哪,一味机械刷题,会让你觉得自己做了很多努力却没有收获,徒增压力。

二是提问不动脑筋。喜欢请教问题当然无可厚非,甚至值得鼓励,不过一定要注意问题要精准,不要问那些“怎么学语文”“怎么学数学”之类的很笼统的问题,可以问“这道题这个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这类比较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问题。

南方+:每年的高考作文题都会引发热议,也让很多考生“头疼”。在作文备考方面,你有哪些心得?

陈俊宇:在作文备考上,需要做到两点:积累,练习。这两者相比,练习比积累更重要。

练什么?练审题,练拟题,练拟论点,练“下笔成文”。审题不准的同学要多去研究解析,去看解析是怎么剜开题目材料的血肉,逐字逐句去挖掘这篇文章的写作范围、主题、对象,以及出题人隐藏的写作导向。并在尝试审题的时候,通过题目中道理与现象的反差、不同情况一详一略的省略等等“异常处”挖掘出命题的“超然价值观”。

审完题之后很重要的是下笔成文。不要怕写不出来,大胆写,逼迫自己去写,限时写。有时候我确实也感觉自己写得很“无厘头”,但是必须要写,因为考试的时候就是要“硬着头皮上”。

下笔成文的时候注意,不要把文笔放在首位,一定要首先注意文章的逻辑推进。这里大家可以多去看看优秀范文,要学会“忽略”范文的举例环节,去感受论述部分的文脉。好的议论文,就算没有例子,你也能感到他的文脉一气呵成,自成天然,层层递进,上下贯通。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你的文采与情感,才是锦上添花。

积累方面,我觉得大家没有必要搞一个厚厚的积累本,大几百页,成千上百个论据。搞这么多,记得住几条呢?精永远比多重要,而灵活运用是发挥出“精”素材的最好方法——发挥素材的“多面性”!不要把他拘束在一个领域,一个素材可以用在很多话题。把自己熟悉的素材用得滚瓜烂熟,信手拈来最好。

还有就是,可以多留心自己近一段时间遇到过的人物和事例,积累素材不一定要去背作文杂志,你的各科教科书,各科试卷的材料,哪怕是最近几次语文考试小说散文里出现的人物,甚至语文考试选项,都可能化为你的作文素材。

南方+:高三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瞬间或者回忆?

陈俊宇:高三这一年,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班级的团结,同学的勤奋,老师的努力,家长的支持。我们班是空前团结的,这给我的高中提供了非常非常非常好的环境。我真的非常非常爱他们。

每次的黑板报我们都是全班参与,共同努力,有班务的时候大家也会相互配合,提高效率。同学们的勤奋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每日放学后留教室自习,每次考勤前自觉早到,都是大家奋斗的证明。

老师的付出功不可没,他们每天几乎都在加班,不是在整理资料就是在教室外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也和家委联手为我们准备了生日会,支持校运会,补给班级物资,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添上一笔笔艳丽的色彩。

南方+:高考不仅是知识的比拼,也是心态的较量,你是如何将自己的心态调试到最佳状态的?

陈俊宇: 心态调整方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适应,是沉浸。我非常高兴每次在别人问我“紧不紧张”的时候可以肯定地摇头。

当自己适应了高三的节奏,其实会发现感觉高三好像也没比高一高二累多少,当考试的时候沉浸到题目中去的时候,其实就会发现你根本没有心思紧张,因为你正在跟出题人“对弈”,甚至共鸣。

说到底,就是坚持自己的节奏,不要轻易地摇晃。我刚上高三那会也很难受,但是当我慢慢把我做的一些“过激改革”废除,当我慢慢回到我适应的节奏,我就能进入“舒适但不躺平”“我有根,但我流动”的高效状态。

南方+:你认为中山市一中拥有怎样的校园氛围?你最想对自己的母校,自己的老师说什么?能否能给一中学弟学妹一些鼓励的话语?

陈俊宇:在高中奋斗的三年,真的非常非常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我们能看到老师在引领我们的同时也在进步。英语老师每次精心准备的作文范文和学案,历史老师隔一段时间就会让课代表发“课堂满意度调研”,地理老师用自己去海南旅游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讲地理题目等等,都是我们老师全身心扑在教学工作上的证明。

同时,我也想给学弟学妹们一个真诚的建议:“不要自卑,但不能自负;信任自己,也信任他人。”一定要相信团队的力量!我能在高考中获得出人意料的成绩,周围的人对我的帮助真的无法估量。

南方+:请描述一下你的性格,在家人、老师、同学眼里,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有哪些兴趣爱好?

陈俊宇:其实在生活中我算一个很老实的人吧,也喜欢与人交朋友,虽然有时候确实还是会害羞,也会在主动搭话之后感到手足无措。但也正是因为我愿意和很多人“真心换真心”,我才能得到别人的诚心相助,别人才会在我请教的时候倾囊相授。

兴趣爱好方面,我曾经学过钢琴,练过书法,虽然很久没碰了,但是还是有一点底子的,这两样爱好让我拥有能“沉下来”的心性。

南方+:除了高考“一举夺魁”,你人生中还有什么事情让你感觉到很有成就感?

陈俊宇:去年在我们学校杂志社当社员的时候。我和社长、副社长做了一个多月的杂志编辑,预售工作,也参与了正式发售与售后服务,我们成功出版了我们学校文学社近几年卖的最好的一本杂志《画迹》。当时我感觉整个月的努力都值了,真的非常非常欣慰。

南方+:高考后的暑假值得好好放松,你有什么安排和计划?

陈俊宇:暑假计划了七月份去旅游,希望自己可以在旅行中开拓视野。接妹妹放学、做家务之类的劳动也是不可避免的,要分摊家里人负担的嘛,毕竟也成年人了。我还希望自己在暑假可以学做菜,不然就没法“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了!

南方+: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陈俊宇:我的座右铭是“深山踏红叶,耳畔闻鹿鸣。既是心向处,吟啸且徐行。”前半句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角色的台词,后半句是我化用“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和苏轼的“何妨吟啸且徐行”添上的。希望大家都能向着心之所向勇毅前行,无惧无畏。与诸君共勉!

相关阅读:

目标清华!中山一中优秀学子李博扬送上高考经验帖

采写:南方+记者 杨慧荣



编辑 朱晓宇 钟商业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