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华纪念中学优秀考生李俊哲:学习梁文锋,做技术至上的长期主义者

南方+

姓名:李俊哲

高中:国华纪念中学

理想大学:清华大学

兴趣爱好:打球 跑步 唱歌

成长信条:用显微镜做学问,用望远镜看人生

6月25日,广东2025年高考放榜。就读于顺德区国华纪念中学高三物理类考生李俊哲在手机上收到了自己的高考分数推送,他第一时间就把好消息传给家人,共同分享喜悦。

李俊哲。 校方供图

喜悦之余,李俊哲还是腼腆地表示对自己的发挥略感遗憾:“英语、物理这两门平时的强项学科,这次发挥得并不满意,考完物理本来觉得很有信心拿满分,但最后还是扣了分,估计还是有些地方太马虎。”

在他看来,今年高考物理学科给自己最大的体会就是“题干阅读量更大了”。“考场上拿到卷子,我就注意到题目阅读量比较大,看上去比较难,所以我特意提高了答题速度,最后是提前10分钟答完试卷,也没检查出什么问题,这种与平时考试不同的答题节奏,就导致粗心大意的地方比较多,希望以后的高三考生们多多注意。”李俊哲说。

而要说超常发挥的科目,李俊哲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数学。“一开始就感觉做得很顺,即便中间遇到了几道题‘卡壳’,但基本上靠着思路灵光一现都解决了。”他表示,自己一直都有考试“3分钟”的原则,“如果一道题目3分钟以内没有解题思路,就立刻跳过,这方面我有过惨痛教训,跟卡壳题目死磕硬刚结果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3分钟’就是底线。”

同时,李俊哲表示自己并不认同日常题海战术。在他看来,每一名高三学生身边都有最好的“题库”“经验包”,那就是高三各科老师,“我们只是第一次参加高考,老师们却有数十年经验,我平时一直紧跟老师,对作业和问题细细琢磨、反复推敲,最后做到触类旁通。”

此外,李俊哲还有一个备考法宝便是“学会放松”。“和临场考试不要死磕硬刚一样,平时要学会放松,我会利用周末打球、操场散步、唱几首歌,这都是很解压的办法,说到底就是不要钻牛角尖。”

在谈到自己接下来的打算时,李俊哲表示他将向着清华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冲击,“人工智能是时代风口,我希望能成为像梁文锋一样,做一名技术至上的长期主义者。”

采写:南方+记者 李欣

1

编辑 黄逸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