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党群众志成城护家园 跑出灾后重建“加速度”

南方+

在小三江镇加平村委会谢屋村,党员谢善通满头大汗,挥舞着铁撬,正奋力疏通着被淤泥堵塞的沟渠,“早点疏通,否则水越积越深,又要流进房子了。” 这样争分夺秒恢复家园的一幕,是近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遭遇强降雨洪灾过后,党群齐心抗灾的缩影。

受台风“蝴蝶”和强对流天气影响,连山遭遇罕见的暴雨,各镇、村出现房屋受损、道路中断、排水系统严重堵塞、山体滑坡等险情灾情。灾情发生前后,连山县委、县政府提前部署、靠前指挥,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迅速吹响“复工复产、同心守护家园” 集结号。

在连山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各镇党委、政府高效执行,各部门专业支撑,全县主要交通网络全面恢复,电力、通信基本保障到位,受损水利设施应急修复完成,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农业生产自救有序展开,灾后重建跑出“加速度”。

转移群众。县委宣传部供图

转移群众。县委宣传部供图

抢通道路。县委宣传部供图

抢通道路。县委宣传部供图

清理塌方。县委宣传部供图

清理塌方。县委宣传部供图

灾后清洁。县委宣传部供图

灾后清洁。县委宣传部供图

党旗飘扬一线

指挥调度显担当

灾情发生以来,从县四套班子领导到普通党员,从镇村干部到普通群众,连山构建起“县统筹、镇落实、村执行”的三级联动机制,为灾后重建注入强劲动能。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四套班子领导第一时间深入重灾镇村,实地察看道路桥梁、水利设施、农田企业受损情况,现场指挥调度灾后复工复产。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深入革命老区上帅镇、天鹅湖水库等重灾区,督导重建复工,重点检查塌方点、受损房屋及水库值守制度、泄洪闸运行情况。

连山全县实行网格化管理,划分网格责任区,明确责任单位,党员干部按机制下沉一线,带领群众开展环境整治和道路清障。

该县多渠道宣传动员群众参加灾后重建,印发《关于号召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倡议书》,并第一时间通过“连山组工”“连山发布”微信公众号、工作群、运营商短信等方式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凝聚起众志成城护家园的强大合力。

镇村一线奋战

干群协力恢复家园

“您坐好就行,我们抬您出去。”17日下午3点,在小三江镇鹿鸣良局村,该镇消防队救援人员安慰着老人,随即抬起担架将他转移到安全地带。这是连山在暴雨中展开一场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攻坚战的一幕。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连山各镇党委、政府迅速响应,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群众积极自救互救,以最快速度完成险情处置、人员转移和灾后重建。

小三江镇组建94人“党员先锋队”分赴田心班罗村、加平龙保村等受灾地区开展灾后清淤工作。干群协力抢修因山体滑坡损毁的自来水池等设施,加快恢复生活用水供应,争分夺秒排查设备故障、搬运设备、铺设管道。目前,小三江镇多处塌方路段已恢复通行,水电供应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正加速回归正轨。

福堂镇制定“水退人进、边清边整”工作原则,调用挖掘机、运输车等设备4台,组建2个工作大组,划分8个重点整治区域,动员组织200余名党员干部群众迅速投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分组赴良善村委会付屋村、梅洞村委会覃屋村等开展环境整治、修复农田灌溉水渠及坝头等工作,并联动县直挂点单位52人开展汛后清淤、汛后防疫宣传等活动灾后重建工作。

革命老区上帅镇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拉网式”排查灾害点。镇党委、政府调配大型工程机械,组建由党员干部、民兵、志愿者、专业施工队组成的道路抢通应急队伍,对塌方道路的土石方、倒伏树木、山体淤泥开展清理运输。暴雨冲毁多处管网致断水,村“两委”干部带领村民、自来水管道维修技术人员前往供水管道损毁点,为管道维修队引路,搬运被冲毁的扭曲管道,清理作业现场,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辅助工作。截至6月21日,上帅镇共派出58个工作组,2546人次参与隐患排查、灾后重建工作,处理塌方40余处,自来水供应管道冲毁5处已经修复。

受强降雨影响,同为革命老区的禾洞镇多处出现边坡塌方、水渠受损等情况,镇党委、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抢修边坡塌方2处、水渠受损3处,并组织镇村干部、志愿者及县直挂点单位党员干部80余人开展清理道路、房前屋后、河道垃圾淤泥。

目前,连山各镇生产生活秩序已全面恢复,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

部门协同作战

筑牢重建“保障链”

面对灾情,连山各部门紧密协同,形成强大的合力。

近段时间,连山各部门闻令而动,水利、应急和供电等部门协同作战,严阵以待,迅速投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各部门按照部署,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措施推进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连山应急救援队伍严格按照防汛工作部署,开展汛时重点区域进行隐患排查、群众转移和安置以及灾后清淤疏浚、抢通道路、消毒防疫等复工复产工作。

小三江镇、上帅革命老区多条主干道因塌方、倒树中断,应急救援队联合交通、电力等部门组成突击队,24小时轮班作业,截至20日下午,小三江镇加平村委会主要道路已全部抢通,恢复供电供水率达95%以上。连山应急救援大队率领镇综合救援中队联合镇村干部清理村道、乡道和河道,组织技术人员通电排水、清沟扶垄,最大限度减轻了群众损失。

在小三江镇、上帅革命老区防汛救灾中,累计出动应急救援力量3595人次,转移隐患点群众1157人,救援被困群众25人,投入泥头车、铲车、挖掘机、无人机等抢修救援设备50多台,恢复险情路段80多处。

应对洪水灾情,县水利局会同省、市水利专家深入受灾镇,全面排查水库坝体、灌溉渠道、护岸堤坝等水利设施。县水利局干部赴天鹅水库、峡口水电站等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研判超汛限水位情况并处置进库路塌方险情(装填沙袋、铺设防水薄膜)。与此同时,连山供电局构建“党委统筹、部门协同、所际联动”作战体系,截至6月21日零时,累计出动抢险人员282人次,修复中低压倒杆(倾斜杆)15基、台区65个,重新铺设线路,推动6237用户恢复供电。

洪水过后,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党支部迅速行动,组织党员12人、调配车辆2台下沉太保镇山口村,与村民一同清理道路余泥杂物、疏通排水系统,恢复道路畅通与排水功能,保障村民出行与生活。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连山用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深刻内涵。下一步,连山将继续发挥党组织干部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全力推进后续复工复产各项工作,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南方+记者 黄津

通讯员 辛文 唐震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叶镇祖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