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上午9时30分,高州市山美街道山美中心学校校园内警报声骤然响起,以“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为主题的全市中小学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正式拉开帷幕。
据悉,此次演练由高州市自然资源局、高州市教育局、高州市应急管理局联合主办,省水文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提供专业指导,活动聚焦多部门协同应对地质灾害能力提升,着重强化师生防灾避险意识。
“报告!巡查发现山体边坡不稳定,建议立即转移受威胁师生!”监测员韦秀萍的紧急汇报拉开了应急处置的序幕。指挥部接报后迅速启动地质灾害预警响应流程,通过“叫应”机制层层传达指令:转移避险组持引导牌小跑至各教室组织撤离,生活物资组在安置点清点人数,技术指导组同步开展风险研判,警戒人员则快速布设警示牌与警戒线,实现危险区域“只出不进”的封闭管理。
演练以“受强降雨影响,山美街道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Ⅱ级橙色预警”为背景,模拟学校附近山体出现坡面渗水、土石块掉块的险情。随着总指挥长一声令下,值班组、转移避险组、技术指导组等7个工作组迅速到位,368名学生及6名教职工按照预设路线有序撤离。现场,铜锣声与扩音喇叭指令交织,师生们手扶墙壁或栏杆,沿指定楼道成两列纵队快速疏散,用时不到2分钟便全部抵达临时避险安置点,整个过程紧张有序,无推搡、滞留现象,充分展现了学校日常安全培训的成效。
演练中,各环节衔接紧密:预警发布、险情上报、指挥调度、人员转移、安置安抚、隐患排查等流程环环相扣。值得关注的是,演练特别设置了“雨后返校”环节——当气象风险解除后,指挥部经现场巡查确认安全,才组织师生有序返回,完整呈现了地质灾害防御的全周期应对逻辑。
“此次演练严格对标省自然资源厅‘住上不住下、住前不住后’等避险原则,通过真实场景模拟,让师生把‘生命至上’的理念刻进心里。”高州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此次演练的成功举办,得益于高州市“预案+演练+排查”三位一体的安全防控体系。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要求,高州市各学校需结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对校舍、围墙、边坡挡墙等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监控45度以上陡坡、临崖建筑及排水系统。
目前,高州市已建立校园地质灾害隐患台账,实行“一校一策”动态管理,强降雨期间更需落实“每日三查”制度。
“应急演练不是‘一次性’任务,而是安全防线的‘加固工程’。”高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以本次演练为契机,推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走深走实,通过“演练—总结—完善—再演练”的闭环管理,切实提升校园地质灾害防御能力,为师生生命安全筑牢铜墙铁壁。
撰文:邱茜 通讯员 吴耀全 邹永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