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天堂“飞”向世博会,广东向世界递出绿美侨乡名片

南方+

当一棵生长于明末清初的水榕树,以“独木成林”的奇观“飞”向日本大阪世博会的展厅,江门“小鸟天堂”正成为绿美广东递给世界的生态名片。近日,广东官宣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广东活动周将于6月27日至29日在日本大阪世博会园中国馆举行。其中,“绿美广东、美好家园”展览展区B将以高科技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让全球观众感受小鸟天堂“独木成林、万鸟翔集”的生态奇观。

这张从侨乡飞出的名片背后,藏着广东向世界展示生态文明与文化自信的深层逻辑。

小鸟天堂。黄永照 摄

传承百年的生态实践

“小鸟天堂”的魅力首先源于其独特的自然禀赋。

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天马村,是华南地区鸟类重要的栖息场所之一。其主体是一棵长于明末清初的水榕树,历经数百年生长,形成了覆盖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独木林”,林中栖息着数万只鸟雀,鸟树相依。

1933年,作家巴金邂逅这棵百年古榕树以及栖居其中的万千飞鸟,写下名作《鸟的天堂》,“小鸟天堂”从此得名,并逐渐成为享誉中外的生态奇迹。

但更珍贵的是当地延续数百年的护鸟传统。从民间自发组建护鸟队,到政府立法保护;从40公顷扩展到270公顷的湿地公园,以及成功恢复27万平方米鸟类栖息地;从单一景点到国家湿地公园……这一系列数字背后,是一代代江门人对生态文明的坚守。

2024年,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种群增长24.77%,全年游客量超35万人次,均印证了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小鸟天堂栖息着数万只鸟雀。阮国志 摄

中国侨都的文化传播

作为“中国侨都”,江门超400万海外华侨华人是生态文明的天然传播者。

自2021年起,江门市委宣传部连续四年举办中国侨都(江门)小鸟天堂观鸟生态节活动,并通过慢直播吸引数千万海内外网友“云观鸟”,近年更邀请外国友人实地探访,让生态之美成为沟通中外的通用语言,也让护鸟传统从本土习俗升华为国际传播的文化符号。

事实上,江门处处都有“小鸟天堂”。除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外,还有蓬江区棠下镇弓田村、江海区龙溪湖公园、台山市海宴镇海侨红树林观鸟长廊、开平市大沙镇孔雀湖湿地公园、鹤山市古劳镇升平河水域、恩平市横陂镇洪滘红树林等多个生态胜地。

观鸟生态节不仅是自然保护活动,更成为联结中外的“生态桥”——通过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直播,让江门各地的“小鸟天堂”成为海外华侨华人了解中国的窗口,也让外国观众看到中国以文化传承推动生态保护的独特路径。

以文化为桥,巴金笔下的这方鸟儿乐土,如今已成为“含绿量”更高、“含金量”更足的中国侨都。

江门处处都有“小鸟天堂”,图为新会银湖湾湿地。杨兴乐 摄

飞向世界的绿色启示

围绕“绿美广东,智创未来”主题,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广东活动周将突出岭南特色,开展经贸、文化、科技交流活动。

在众多生态名片中,广东选择“小鸟天堂”作为对外展示的窗口,或有多重深意:它代表了岭南水乡独特的生态系统,是广东自然禀赋的集中体现;从文学意象到生态典范的演变,它讲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故事;侨都江门背景使其天然具备国际传播优势,能有效联通中外……

小鸟天堂“飞”向世博舞台,它传递的不仅是岭南生态之美,更是一种发展理念——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可以相得益彰。

在气候变化成为全球议题的今天,广东通过这张“绿色名片”,向世界展示中国推进绿色发展的决心与智慧,也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这或许正是江门“小鸟天堂”作为世博名片的深层价值所在。

撰文:黄绍侦

编辑 钟惠琳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