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划小区停车位,满足100余户业主停车需求;定期带领业委会成员“植树添绿”,累计种植60余株树苗……西南街道沙头社区安置房小区党员楼长戴伯权把“居民事当作家事”,架起邻里信任的桥梁。
根据省、市相关要求,三水区委组织部深化党建引领全科网格建设,制发和善小区工作指引,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打造有温度的和善小区。现在当地已全覆盖成立108个物业小区(网格)党支部。
在物业小区(网格)党支部助推下,观景豪园小区举行户外亲子活动。
108个物业小区(网格)党支部服务基层
窦彩菊是一名中学教师,业余时间她还是云东海街道映海南社区保利党支部党员楼长。在今年的社区微改造工作中,她引导儿子化身“社区规划小能手”,用年轻人独特的视角为小区空间改造建言献策。
而窦彩菊的行动,成为三水区委组织部针对物业小区陌生人社会特点,通过建核心、强引领,推动党组织更好发挥领导作用的缩影。
如今三水区科学划分小区全科网格,全覆盖成立108个物业小区(网格)党支部。
例如在映海南社区的保利中韵小区,目前已将红色党建与志愿精神深度融合,成功实现从“陌邻”到“睦邻”的转变。
“108名物业小区党支部书记,由‘两委’干部、在职党员,居民代表、三新领域等力量组成。”三水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还引导和鼓励常住小区的退休干部职工党员、流动党员将党组织关系转入小区党支部,实体成立39个物业小区党支部。
有了组织架构后,三水区通过“物色人选、组织考察、社会公示、社区聘任、岗前培训、定期考核”的“六步上岗”流程,选配党员楼长2896名。三水区还推动党员楼长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明确“讲、听、查、报、做”5类14项具体职责,如今通过党员楼长工作室、党员楼长信箱,已收集解决群众问题422个并逐一解决。
现在三水区已建设集宣传、议事、服务、休闲等于一体的小区党群服务站40个,分两批打造20个小区党建示范点,带动108个小区党支部全面提升。如沙头社区右岸春天小区设置“友好共享食堂”,积极对接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等各方资源,强化了物业党群服务能力。
集纳群力共建和善小区
小区事务繁多且繁琐,需要集纳最大合力来推动和善小区建设。
白坭镇就探索“新白坭人”融合治理机制,促进新白坭人融入小区治理,推动白坭镇万科心域花园成为和善小区。
“我是一名新白坭人,我想让同小区的住户建立归属感。”作为白坭镇富景社区万科心域花园党员楼长,戴娉协调“坭”好课堂资源进小区,2024年以来共推动开展6场服务,98人次获益。
从全区范围看,三水区针对物业小区多头管理特点,通过建机制、优运行,推动社区治理更加简约高效。
当地搭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党员楼长四级联席会议机制,选优配强“大工委”兼职委员6名、“大党委”兼职委员52名,由街道党(工)委统一协调,社区党委具体负责,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累计讨论重大事项200多次,解决停车难等600多个小区治理难题。
另外,在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社区运营管理模式有创新:全区首个社区慈善基金已落户映海南社区,带动29个村(社区)全覆盖成立村(社区)基金。另外,通过“订单式”“定制化”方式,社区基金为小区“一老一小”精准提供托管、助餐、教育、娱乐等“一站式”服务,目前已募集捐款捐物超15万元。
“我们制定三张权责清单。制定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个职责清单‘十条’,实行党组织全程参与业委会筹备和人选把关,探索党组织对大额维修资金、小区公共收益等重大事项议事前置,明确党支部对物业公司的评价意见纳入登记评定和诚信评价体系。”三水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称,在打造和善小区过程中,党组织发挥了关键作用。
和善小区建设亮点:
1、赋予村(社区)“吹哨调度”权,超出能力范围事项向部门“吹哨派单”。持续完善“三水通”小程序,通过数据赋能实现精准善治,累计处理网格工单超12000个。
2、实施资源清单、需求清单、服务清单“三单”管理,实现资源与需求的精准匹配,收集资源清单353项、需求清单192项,对接服务群众1200余次。
3、推行党群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机制,桥头社区共与110多家单位进行结对共建,为志愿者提供超350项积分兑换服务,累计兑换超1500次。
4、构建机关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平急转换”组织动员体系,推进105个区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1万多名在职党员到社区、小区报到,参与一线支援防汛工作、“西甲”足球联赛、登革热防控等重点工作任务超7700人次。
采写:南方+记者 尹辅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