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教育,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日前,驻雅韶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联合阳东区博物馆、区文化馆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中国传统古村落雅韶十八座举办“守护有法・乐享非遗——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活动以沉浸式体验与互动教学相融合的形式,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鲜活动能,吸引了阳东卓达学校40余名师生及当地村民积极参与。
此次活动采用“展览+体验+研学”三位一体的模式展开。在图片展览区,详实的图文资料全景式呈现了阳东区55项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历史渊源与工艺精髓;互动体验区设置了“探寻阳江文物遗址”“阳江非遗探秘行”等环节,参与者通过匹配文物遗址照片深化对本土人文历史的认知。在文物知识问答环节中,孩子们在普法闯关任务中解锁文物保护相关法律知识;漂漆工艺体验则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参与者亲手制作漆扇,感受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来自阳东卓达学校的40余名学生作为研学主体深度参与了本次活动。雅韶十八座村村干部谭秋光化身为乡土文化导师,以生动的故事串联起古建筑群的百年历史。学生们在谭秋光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设置在村中的十八座化石馆,触摸历史遗存,感悟文化传承。随后,谭秋光又带领学生们来到十八座历史展示馆,进一步了解雅韶十八座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内涵。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认真聆听讲解,不时提出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原来家乡藏着这么多文化宝藏!”一名学生捧着活动奖品感叹道,研学过程让他们对本土文化有了全新认知,也让文化传承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此次活动是驻雅韶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践行文化惠民理念、彰显乡村振兴驻镇帮扶工作实效的重要举措。通过整合博物馆、文化馆等优质资源,将专业文化展览与趣味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既为青少年搭建了感知非遗魅力的平台,又拓宽了雅韶十八座的文化传播渠道,切实提升乡村文化服务效能,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南方+记者 黄林
通讯员 敖诗慧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