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笔者获悉,清城区龙塘镇始终坚持“法理情”相融合,以“刚性执法”与“柔性服务”双轮驱动,全力整治违法建设行为,通过成功处置两起违法建设典型案例交出亮眼“成绩单”,不仅有效遏制违规建设乱象,还生动展现了执法办刚柔并济的治理智慧与显著成效,为城乡规划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25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312人次,发放整改通知书128份,依法拆除违法建筑50间,拆除面积达26108平方米,有效释放土地资源,不仅为优质企业入驻与产业升级拓展空间,还筑牢了人居环境安全底线。
刚性执法,筑牢违建治理底线
龙塘镇对一起长期拒不整改的违法建设案件亮出“铁腕”,坚决捍卫城乡规划建设秩序。
依法拆除银龙社区小塘村一处违建。清城区龙塘镇供图
早在2021年,清城区龙塘镇银龙社区小塘村一当事人拆除父亲祖屋后,未取得城乡规划部门批准,擅自新建建筑物。执法人员巡查发现后,多次下发整改通知,责令其停工并恢复土地原状,但当事人始终置若罔闻。经立案测量,该违建为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达169平方米,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清远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相关规定。为严肃法纪,龙塘镇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先后出具《限期拆除告知书》《限期拆除决定书》,明确要求当事人限期自行拆除违建。面对当事人提出的陈述申辩和听证申请,龙塘镇执法办经细致复核,依法不予采纳其诉求。因当事人逾期仍未执行拆除决定,龙塘镇依法启动强制拆除程序,以实际行动向违法建设行为“亮剑”。
此次案件的处置,充分展现了龙塘镇对违法建设“零容忍”的坚定态度,有力震慑潜在违建行为,为维护辖区城乡规划建设的严肃性和规范性提供了坚实保障。
柔性服务,激发自主拆违动力
为最大限度保障户主合法权益,龙塘镇积极践行“柔性服务”理念,通过主动劝导推动违建自主拆除工作。龙塘镇银盏社区中心村的一处600平方米违建,便是该模式的成功范例。龙塘镇执法人员一改以往“管理者”姿态,化身政策“沟通者”,多次登门与户主面对面交流。“建房不易,我们都理解您的付出,但违建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存在安全隐患。拆除后环境变美了,大家住得也更踏实。”经工作人员多次登门走访,以推心置腹的言辞传递执法温情,最终以真诚感化当事人,使其主动配合政府工作,自行完成拆除事宜。
“柔性”劝导自行拆除龙塘镇银盏社区中心村的一处600平方米违建。清城区龙塘镇供图
为确保拆除工作顺利推进,镇执法办牵头搭建了多方联动平台,组建了包含执法人员、城建工作者、施工方和户主在内的拆除联系群。群内实时更新拆除进度,及时解答疑问,全力解决实际困难。在持续的暖心服务与真诚沟通下,户主的态度逐渐软化。“刚开始确实舍不得,但听了你们的解释,看到大家为村子变好这么上心,我们也想出份力。”户主的感慨,道出了对执法工作的认可。最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这600平方米的违章建筑顺利完成自主拆除,既维护了城乡规划秩序,也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执法的温情,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违建治理的主动性。
刚柔并济,方能行稳致远。龙塘镇通过“刚性执法”与“柔性服务”相结合的治理模式,既有力打击了违法建设行为,又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实现了违建治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未来,龙塘镇将继续深化这一治理模式,为建设规范有序、美丽宜居的城乡环境持续发力。
撰文:孙运冰 通讯员 韦艳燕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