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四下基层”,落实“围龙家访”工作要求,自“周二上门去”联系服务群众行动开展以来,兴宁市黄槐镇通过进校园、进村入户,着眼“小改变”,实现“大价值”,改善教育教学环境,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学生安全无小事。黄槐镇党委、政府在进校园过程中了解到,黄槐中心小学和中心幼儿园门口有段路为陡坡且弯曲、路面狭小,因周边地势建筑原因无法扩路、拉直,学生出行让车很不方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道路改造前。
近期,镇相关部门在现场、与学校共同研究解决方案,谋划了一个学校周边环境提升的微项目,在道路边上的水沟上铺设了一条高出原行车路面的小人行道,拓宽了空间,一定程度实现了人车分离,方便师生出行。同时,更换、增设了部分交通警示标识,提醒车辆减速慢行,警示师生出行安全。
道路改造后。
这些“微改造”,既保留了原有道路功能,又显著提升了师生出行安全,体现了“小改造解决大问题”的民生服务理念。
在黄槐镇,留守学生已成为当地较为突出的社会现实。通过进村入户,了解到家长长期外出较少关注学生的健康问题,特别是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鉴于这种情况,黄槐镇积极发挥广州市天河区驻黄槐镇工作队的资源优势,邀请德林义肢矫形专业团队,到黄槐镇中心小学开展一场特殊的“护苗行动”,对学生进行足脊筛查检查和科普。
“抬头、转身,慢慢弯腰…”在天河区驻黄槐镇帮扶工作队的协助下,德林义肢矫形团队带着足脊筛查检测工具为黄槐镇小学的孩子们逐一检查,现场筛查人员将筛查情况告知学生和老师。
筛查现场同步开设科普课堂,专家用脊柱模型讲解保护脊柱的要点,“书包别当‘小骆驼’,坐姿要像‘小松树’!”随着专家指导,学生们挺直腰板调整坐姿,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学习中去。
接下来,镇村干部将利用“周二上门去”,继续对检查出有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了解,帮助特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纠正足脊问题,切实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广州市天河区驻黄槐镇工作队联合镇教育部门进校园调研的过程中,十分关注黄槐镇教学环境改善问题。
在了解了幼儿园教学设施现状之后,联合广州市慈善会,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经过一段时间,募捐了善款32794元,为黄槐镇中心幼儿园购置了25套幼儿桌椅和7套中型碳化积木,于6月13日上午,在黄槐镇中心幼儿园举行一场充满温情的“善美乡村共融——点亮黄槐中心幼儿园爱心桌椅捐赠仪式”。
此次捐赠,更新了幼儿园的部分教学设施,给孩子们搭建起崭新的学习天地,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关心关爱。同时,出席此次活动的还有广州市天河区领导和企业代表,他们也表示,将继续关注黄槐镇中心幼儿园的发展,并帮助改善小朋友们校园学习、生活环境,用心用情助力乡村教育。
南方+记者 张柳青
通讯员 黄金兰 钟文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