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12时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并于6月16日12时30分将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提升为Ⅲ级应急响应。为应对本轮强降雨天气,清新区严格落实责任对接“三个联系”和特殊群体临灾转移“四个一”机制,全力以赴将各项防御措施落细落实落到位。截至目前,全区共转移危险区域群众430人,总体形势安全、稳定、有序,无发生较大灾情,无发生人员伤亡情况。
靠前指挥。清新区应急管理局供图
靠前指挥。清新区应急管理局供图
齐抓落实,构建防汛防风责任体系
清新区各级领导干部靠前指挥,构建防汛防风责任体系。清新区委书记刘建俊于6月16日上午赴浸潭镇、石潭镇督导强降雨防御工作。清新区委副书记、区长黄国杰于6月15日上午组织召开全区防汛防风工作会议,对近期强降雨防御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强调;6月17日上午,到太和镇实地督导检查防汛备汛工作。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苏灼聪于6月11日至16日,多次召开防汛防风工作会议,对防御工作进行详细、深入部署。
清新区四套班子领导分片包干,深入挂点镇村督导防汛备汛工作,现场协调解决问题,推动形成区镇联动防御合力。
现场查看情况。清新区应急管理局供图
清新区三防指挥部组成专项检查组,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镇村一线检查指导当前防汛和应急救援准备等工作。全区实现指挥调度“一盘棋”、风险防控“一张图”、应急响应:“一条链”。
精准应对,靠前指挥形成工作合力
清新区三防办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职能,加强会商研判和工作部署,推动各级领导切实扛起责任,靠前指挥,形成工作合力。
预警联动,直达基层。自然资源、气象、水利、应急部门加强会商,精准发布预警,确保直达基层和受威胁群众。 聚焦重点,消除隐患。对城乡易涝点、地灾隐患点、山洪易发区、削坡建房、山区公路、水库、山塘、堤防水闸等开展24小时动态巡查,发挥群测群防作用,及时消除隐患。果断转移,安全避险。按照“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的原则,严格落实“挪床行动”“净山行动”“空屋行动”,坚决果断组织危险区域人员,妥善安置并严防人员擅自返回。
加强宣传教育,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清新区三防办始终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置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提升全民风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的极端重要性。6月11日至17日向各类三防责任人发出预警信息约3万条。
同时,通过“清新发布”“清新新闻”微信公众号、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应急广播、电视等多种渠道,及时、准确地发布最新天气情况和预警信息,提醒公众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合理安排出行,提前做好防灾避险准备。截至6月17日,清新共发布防汛相关稿件14条。
严格值班值守,做好应急救援准备
清新区三防办和各镇、各相关单位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畅通信息报送渠道,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一旦遇有突发情况,能够迅速进行处置,并及时向上级报告。同时,各镇、各单位对防汛物资进行全面清点,对通信、视频会议等指挥系统进行细致检查,提前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
清点防汛物资。清新区应急管理局供图
全区各类应急救援队伍1362人24小时待命(其中消防救援95人、民兵应急力量390人、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200人及水利抢险20人、城市管理25人、交通运输32人、供电52人、各镇应急队伍548人),并联系了清远市蓝天救援队和清远市水松应急救援中心等社会救援组织,随时做好应急救援准备,为应对强降雨提供坚实的物资和人力保障。
通过系统性、整体性、前瞻性部署,为迎战台风、强降雨灾害提供了坚不可摧的物资保障和精锐可靠的人力支撑,彰显了清新区三防办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定决心和强大能力,生动践行了“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应急管理理念,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全力筑牢防汛救灾的铜墙铁壁。
撰文:贺欢 通讯员 清新应急宣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