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六月,梅州兴宁市黄槐镇绿意盎然。近期以来,黄槐镇迎来了天河区对口帮扶的“老朋友”—区残疾人联合会、区机关事务局、石牌街道办事处、五山街道办事处,他们带着对黄槐人民的深厚情谊,顶着烈日,步履不停,足迹遍布村落、田间、企业、校园,为黄槐高质量发展再添强劲天河动能。
天河区残联:精准暖心关怀,点亮未来希望
天河区残联聚焦特殊困难群体,在槐东村为残疾群众及其家属送上了粮油面等生活物资,在村委会会议室里,理事长朱玉标与困难群众亲切交谈,逐一询问身体状况、康复进展、就业需求和子女教育情况,将精准帮扶的暖流,直接送到了槐东村困难群众的心坎上。
在镇中心幼儿园,一项由驻镇工作队联合广州市慈善会共同发起的“爱心桌椅”募捐项目圆满落地,捐赠仪式温馨举行。看着孩子们雀跃地抚摸着崭新舒适的课桌椅,天河区残联理事长朱玉标动情地说:“孩子是黄槐的未来,改善一点学习条件,就是为他们的梦想添砖加瓦。”
这份跨越山海的牵挂,既温暖了特殊群体的心坎,也照亮了孩子们纯真的笑脸。
天河区机关事务局:田畴问计保粮安,探路特色产业兴
天河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的调研,紧扣黄槐土地和饭碗。在双下村复耕复种的试验田里,绿油油的稻苗长势喜人。调研组蹲下身,细察苗情,与村干部围拢探讨:“病虫害防治到位了吗?”“有多少脱贫户参与春耕?”关切之情写在脸上,落在实处。
走进颇具规模的鸽子养殖场,调研组变身“产业参谋”,详询养殖技术瓶颈、疫病防控难点,尤其关注品牌打造。“既要牢牢守住‘米袋子’,也要让特色产业鼓起乡亲们的‘钱袋子’”,局长杨立鸿现场表态,“我们将积极牵线搭桥,为黄槐产业兴旺寻良策、拓销路。”
天河区石牌街道:共商共议聚民心,绣好乡村宜居图
天河区石牌街道的调研,重在倾听民声、凝聚共识。在槐西村,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让干群围坐成“同心圆”。街道干部、村“两委”、党员、村民代表促膝而谈。“文体广场的功能设计还能怎么优化?”“大家最希望增加哪些活动设施?”村民们打开话匣子,街道干部边听边记,现场回应。
移步正在建设的文体广场多功能厅,石牌街道办事处主任刘励枫仔细察看工程进展,强调:“这里将是村民休闲娱乐的‘大客厅’,必须建好管好,让它真正成为聚民心、展风貌的和美槐西新地标。我们将全力支持,确保项目早日惠及乡亲。”
天河区五山街道:商企同行注活水,智力赋能产业链
五山街道此行阵容强大、目标清晰—撬动市场资源,激活产业动能。党工委书记张妙娟亲自带队,力邀五山商会多位有情怀的企业家同行。调研伊始,一台崭新的彩色激光打印机便送达槐东村委,助力提升村级服务效能。
田间地头才是主战场。在种粮大户陈洪清连片葱郁的丝苗米基地,张妙娟书记、商会企业家与陈洪清深入交流,从选种育苗聊到精深加工,从品质把控谈到品牌建设。“好米一定要卖出好价钱!”企业家们对黄槐丝苗米的品质赞不绝口。张妙娟书记现场“牵线搭桥”:“我们要当好这个‘红娘’!”力促商会与黄槐探索建立订单农业模式,为丝苗米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注入市场“强心剂”。
联席共绘:聚天河所能,依托重点项目绘就新篇章
带着田野乡间的深度思考,四家组团单位与黄槐镇党委、政府在联席会议上共谋发展大计。会议高度肯定前期帮扶成果,并聚焦黄槐未来发展的核心引擎——岭南国防教育基地等重点项目,探讨如何深度融合天河优势。
“黄槐的重点项目,就是天河帮扶的靶心!”会议凝聚共识:天河区将充分发挥其作为科技创新策源地、广阔消费市场、高端智力资源富集区的综合优势,围绕黄槐所需,在国防教育基地建设、丝苗米产业品牌打造,以及探索更多合作可能上,提供“天河方案”,激活“天河动能”,携手将发展蓝图转化为振兴实景。
仲夏黄槐,生机勃发。天河四家组团单位的这场深度“走亲”,以真心实意、真招实策,为黄槐振兴注入了坚定信心与清晰路径。在岭南国防教育基地的牵引下,在天河优势的赋能中,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黄槐新画卷,正在同心同德的奋斗中徐徐铺展。
南方+记者 张柳青
通讯员 王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