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中国器官捐献日”主题宣讲会在广州医科大学举办。会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成立“向阳而生”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将联合学校共同开展公益活动,提高公众对人体器官捐献的认知与支持。
广州医科大学学生参观人体标本馆
截至2025年2月,我国已累计完成遗体器官捐献超过5.7万例,捐献大器官突破17.4万个。但实际器官供需仍存在巨大缺口,2024年全国18.1万器官衰竭患者等待移植,器官移植供需比为1:7.35,肝脏和肾脏供需矛盾尤为突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器官移植科具备肾移植、胰腺移植、小肠移植资质,至今共完成肾移植逾4000例、胰肾联合移植270例、单纯胰腺移植5例,肾移植数量和成功率均高居全国前十位。
广州医科大学学生参与器官捐献主题宣传活动
“医院将持续坚持规范化、制度化推进捐献工作,并将器官捐献理念融入医学生教育实践。”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杨辉说。
广州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陈晓辉表示,学校不仅要培养有技术的医生,更要培养有温度、有责任的医学生。“希望广大学子将科学理性的生命观、健康观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主动传播正确的器官捐献知识。”
广州医科大学学生参与器官捐献主题宣传活动
广东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三级主任科员谷德文表示,器官捐献是一项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公益事业,红十字会将继续加强与高校、医院的合作,推动公众科普和青年志愿服务深入开展。
当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向阳而生”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该志愿队由广医二院器官获取组织(OPO)协调员、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和在校医学生组成,将设立“生命讲堂”专题系列课,邀请临床医生与受捐者家庭分享真实经历,并探索建立与街道、社区、红十字系统的联动机制,持续拓展社会影响力。
“向阳而生”器官捐献公益宣传中心揭牌仪式
该活动由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广州医科大学主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办。
南方+记者 刘汉能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