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不惧“卷”,无畏“变”!这所大学校长的毕业寄语值得一读

南方+

近日,惠州学院举行2025届本科生毕业典礼,4850名毕业生踏上人生新征程。在毕业前的“最后一课”,惠州学院校长王胜以“如何将专业所学转化为社会需要的‘确定性’力量?”设问,寄语广大毕业生:以“敦重”为盾,守护初心不改;以“明辨”为剑,劈开世俗的迷雾;以“求真”为舵,稳住理想的航向;以“致用”为舟,驶向人生新天地。

王胜说,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结构性调整,科学技术迎来爆发式革新,种种变化给前进的征程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毕业生,应该如何认识、把握与破局?他提出了四点期许。

惠州学院校长王胜。  南方+ 梁维春 拍摄

一是要秉承“敦重”精神,即一种脚踏实地、厚积薄发的品质。王胜认为,目前,就业的边界正在被重新定义,关键在于如何将个人能力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他希望毕业生们继续以“敦重”为锚,在浮躁时代坚守初心,用日复一日的积累和实际行动回应“内卷”的焦虑,成为扎根沃土、静待枝繁的实干者。

二是要承继“明辨”精神,即理性洞察、清晰判断的能力。王胜说,面对“AI生成一切”的便利与风险,比技术更珍贵的是始终拥有一颗“求知求索”的好奇心,在人工智能时代保持理性的批判性思维,在信息洪流中坚守价值判断,在人机合一的技术变革中永葆情绪满分。他希望,毕业生们在人生决策时,不被流量裹挟,能在纷繁世界中锚定理性坐标,牢牢地握住前行方向。

惠州学院2025届本科生毕业典礼现场。  南方+ 梁维春 拍摄

三是要坚守“求真”精神,即追求真理、严谨务实的精神。王胜说,在万物智能的时代,既要警惕算法茧房对思维的禁锢,也要坚守“求真”的底线,不为流量扭曲事实,不为功利掩盖真相。他希望毕业生们继续以“求真”为钥,用“真学问”“真本领”“真情感”回应社会,在学术研究中不造数据泡沫,在职场竞争中不搞形式主义,在社交网络中不传虚假之言,真正做到“求真者无畏,知行者无疆”。

四是要践行“致用”精神,即知行相济、务实创新的实践导向。王胜认为,当“躺平”“内卷”等思潮裹挟舆论场,当“精致利己”与“价值虚无”冲击理想,社会更需要大学生们以勤勉务实的姿态开辟新径。他希望惠州学院的学子可以保持“日日新,又日新”的学习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深度融合,不惧“卷”、无畏“变”。

采写:南方+记者 于蕾 通讯员 刘曼曼

视频图片:南方+记者 梁维春

视频素材:学校提供

编辑 南小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