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匠心打造古神公路“畅安舒美”生态廊道

南方+

初夏时节,驱车行驶在省道S531线古神公路上,眼前豁然开朗:中央绿化带里,新移栽的勒杜鹃与红车错落有致,翠绿的草皮覆盖了昔日的黄土,蟛蜞菊在路旁蔓延生长,形成一道生机盎然的生态风景线。曾经苗木单一、黄土裸露的景象已悄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幅精心绘制的“绿色画卷”。

绿化提升前。

绿化提升后。

这份赏心悦目的改变,正是中山市公路事务中心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迎接“十四五”全国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评估,以“强党建、创亮点、守底线”为工作主线,倾力打造“畅安舒美”示范路的最新成果。

古神公路作为城市新干线,是展示中山门户形象的重要窗口。然而,过去由于历史原因,其绿化曾面临多样性匮乏、覆盖率不足、景观效果不佳的困境。今年3月起,一场以“花小钱办实事”为核心理念的绿化提升行动全面铺开。中山市公路事务中心科学统筹,组织三乡、东升等公路养护所,巧妙利用现有资源,将管养路段原有的勒杜鹃精心迁移再利用。养护工人们抢抓晴好天气,严格遵循技术规范,在中央绿化带缺失区域精准补种勒杜鹃与红车,对顽固的黄土裸露区域铺设草皮进行生态复绿,并定期开展细致的除草松土作业。短短数月,成效斐然:累计完成超17公里花基松土除草,铺设草皮面积达22000多平方米,成功移植勒杜鹃近10000株,移种红车超2700棵,播撒蟛蜞菊种子7.1万平方米。如今,这条公路不仅绿意盎然,更成为市民享受优美舒适出行体验的生态廊道。

道路之美,不仅在于风景,更在于安全与顺畅。中山市公路事务中心深知,打造真正的“畅安舒美”示范路,必须筑牢安全出行的根基。针对排查中发现的福隆中桥、金钟中桥存在的“桥头跳车”顽疾——这种不仅颠簸不适,更威胁道路寿命和行车安全的病害,三乡公路养护所于5月中旬精准施治。施工中坚持路桥衔接与病害处置同步,对沉降差异超限的关键点位,运用成熟的铣刨、摊铺工艺精雕细琢,最终将路桥衔接处的位置差牢牢控制在规范标准之内,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保障了车辆如履平地的平稳通行。与此同时,面对神湾高速出入口路段因巨大车流量导致的路面裂缝问题,养护所同样行动迅速。自5月初起,作业人员集中开展灌缝作业,累计完成裂缝处治1145米,有效阻断了雨水渗入的通道,遏制了病害的进一步扩散,显著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这些对路面病害的“精修”,如同为道路注入了强健的体魄。

作业人员整治“桥头跳车”病害中。

安全防护网的织密同样是示范路创建的重中之重。排查中发现,古神公路神湾段、大涌段、横栏段等部分临水路段缺失波形护栏,存在潜在风险。为完善道路安全屏障,三乡和东升公路养护所在5月底协同作战,于上述隐患路段增设有力防护,累计加装波形护栏约320米,为过往车辆和驾乘人员筑起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此外,针对古神公路一、二期软基沉降路段交通标识不足的问题,两个养护所同样高效响应,在软基路段双向科学增设警示告示牌共28块。这些清晰醒目的标识,如同道路的“语言”,为途经的车辆和行人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指引信息,大大提升了道路的运行效率和整体安全性。

作业人员在临水临涯路段安装波形护栏。

从精心描绘的“绿色画卷”,到匠心实施的“病害精修”,再到周密部署的“安全织网”,中山市公路事务中心全体成员以持之以恒的努力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推动省道S531线古神公路“畅安舒美”示范段创建工作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显著成效。一条更绿、更畅、更安、更美的干线公路正焕发新生。

S531线软基路段双向增设告示牌。

展望前路,中山市公路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中心将继续秉持“花小钱办实事”的务实理念,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深化“畅安舒美”示范路建设。未来工作将聚焦于干线公路综合管理与服务水平的全方位跃升,在综合治理、服务能力、路域环境优化以及安全畅通保障上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创建路段的服务品质与内涵,为中山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更为广大市民的安全、便捷、舒适出行贡献坚实的公路力量。

撰文:伍杰 郭宏宝

摄影:梅文超

编辑 卢子衡 钟商业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