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臻智能郑子杰:让无人机实现真正“无人驾驶”|青春佛山 人才舞动④

南方+

1

■编者按

5月,是属于青年的。

一座城市旺盛发展的生命力,是由无数个奋斗在各个领域的青年人才汇聚而成。5月21日起,佛山市人才工作局联合南方+佛山人才频道,聚焦各领域青年人才拼搏、创新的故事推出系列报道,为你带来新气象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佛山顺德陈村莱茵工业园内,有个“停机场”。大大的仓库里,一个个盒子里,是不同型号的无人机,旁边一个大箱子,绿灯亮起,数据在屏幕上快速变化,缓缓打开,“变身”一个停机坪,里面“藏”了一辆更大型的无人电动直升机。

这是广东极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臻智能”)的中试平台,一个个大箱子,就是无人机的“家”,机巢,可以给无人机充电续航,可以及时将无人机采集的数据上传智慧平台“大脑”。

在低空经济领域,当许多企业在扎堆无人机研究和制造时,极臻智能在国内率先开启无人机机巢创业,为城市规模化无人机运行提供解决方案。公司的创始人也很年轻,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的“90后”博士郑子杰,5年前,还在读博士的他就和团队一起被央视进行专题报道。

图为郑子杰在陈村中试平台调试无人机。视频截图。

1

为无人机开启“司机模式”

“我们希望能将无人机转化为无人机。”在介绍极臻智能的目标时,郑子杰简洁提炼了一句。

无人机,转化成无人机,怎么理解?使用过无人机的人都知道,无人机的起飞、操纵和降落都需要一个专业的“飞手”,这一门槛,就大大制约了无人机的普及应用。

郑子杰做的事,就是降低使用门槛,“将无人机放置在一个地方,配备上机巢,只需要有人开机和关机,其他的事情交给后台完成即可。”郑子杰举了个例子,园区的保安将无人机拿出来放在地上,只要做一个开机的动作,极臻智能的监控室可以连通设备,进行后台操作,而保安所要做的就是决定飞行的时间。

如果类比为新能源汽车的驾驶原理,相当于让无人机进入托管的无人驾驶模式,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为无人机开启了“司机模式”。

而这背后的“司机”,就是仓库里各类大小不一的“盒子”——机巢,无人机的自动起降的平台或者说“安全小屋”,具有开箱即用、自主可控、稳定可靠、数据本地化、软硬件一体化、高环境适应性、多天气适应性等特点,通过与智慧巡检机群作业控制中心互联互通,实现无人机全自动作业。

图为极臻智能的机巢。企业供图。

让机巢当“司机”,能大幅度降低自动机场设备投入,低成本实现目标区域的无人机自动巡检全覆盖,“才能在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中,精准满足工业级无人机的规模化应用。”郑子杰说。

以前的智慧城市监控都依赖固定摄像头,只能进行局部性平面化定位。使用无人机则可以覆盖整个城市的任何角落,“相当于将人的眼睛无限拉远,而且是一个三维视角。”郑子杰介绍,但以前传统的无人机巡检做不到真正的无人化全自动自主巡检,存在作业半径小、信号不稳定、长时间应急响应能力差、巡检效率低、飞手技能差异严重影响巡检质量等问题,为此2018年起国内开始出现无人机机巢产品,2017年成立的极臻智能正是第一批先吃“螃蟹”的人。

目前,极臻智能研发的无人机异地起降技术,国内首创蛙跳式巡检模式,可以让一台多旋翼无人机异地起降至多个机巢,实现换电操作全自动化,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其产品主要巡检领域,可以在电力、能源、工业园区等行业中利用无人机对特定区域或固定线路的目标进行快捷巡查。

1

“使科技代替人力变成现实”

为什么会选择无人机这个赛道?“无人机,也是机器人的一种。”郑子杰解释。

翻看郑子杰的履历,正是与机器人紧紧“绑定”一起。2013年,偏爱工科的郑子杰入读华南理工大学本硕连读的自动化创新班,第二年组建华工机器人团队,担任队长,一举拿下了全国机器人比赛一等奖。大三时,郑子杰在校园看到有学生在操控无人机,瞬间就产生兴趣,开始组队研究无人机。

但走向商业化还有个契机。郑子杰回忆,当时许多南方电网的员工来到华工攻读研究生学位,在与郑子杰交流时,他们提出,“能不能把无人机用到解决电网的生产和运维中?”以前,电网出现故障,需要维修人员爬升高处,或者前往现场勘察,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无人机辅助作业,正好能解决这一问题。

看到技术能解决更多问题,郑子杰和团队投入其中继续研究,并很快得到了认可。2023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决赛中,郑子杰带领的“极臻智能——民用空天地一体化自主巡检系统领航者”项目一路过关斩将,与来自清华和北大的团队同台PK,最终斩获高教主赛道研究生成长组的金奖,代表着国内高校创新创业大赛的最高奖项。

“机器人作为一个工具,应该帮助人实现高效工作、安全工作。”郑子杰说,这也是他一直推动无人机降低使用门槛的一个初衷。在他的规划中,未来无人机和机巢相互作用,能自主解决更多问题。

例如,无人机在巡逻时发生火灾隐患,可以投下灭火弹进行灭火;在海上巡逻时,监测到有人疑似溺水,也可以快速定位投下救生圈进行初步施救。而在一些恶劣的环境中,无人机也可以充当更多作业人员的功能,真正把人从危险和繁重的工作中解救出来,“使科技代替人力变成现实。”这是郑子杰的期望和目标。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普及,极臻智能也在逐步应用AI,进一步对大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后台操控让无人机更加智能,联点成网,解决更多生产和生活中的难题。

一台台无人机和机巢在陈村进行中试后,郑子杰也在尝试深入为城市运营、生产运维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看中佛山的创新创业氛围和宜居环境,郑子杰已和家人扎根佛山,未来也正考虑进一步将研发团队迁至顺德,“希望通过团队的努力,让无人机发挥更大的价值,同时助力佛山低空经济发展。”郑子杰说。

采写:南方+记者 蓝志凌

扫码进入读者群。

编辑 黄逸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