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教育协作赋能县域发展,校地共建谱写职教新篇

南方+

日前,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与大埔县田家炳高级职业学校正式启动“3+2”中高职贯通培养计划。作为广东省“双百行动”首个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的县域贯通式职教合作项目,双方通过课程重构、师资共育、实训联建的创新实践,探索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三链融合的县域振兴新路径。

坚持需求导向,构建贯通培养体系。据悉,在广东省教育厅“双百行动”框架下,校县双方组建联合教研室,专题研讨培养方案。下一阶段,双方聚焦县域高质量发展所需,计划创新实施“基础夯实—技能强化—创新应用”三段式培养,中职阶段强化机电一体化基础教学,高职阶段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模块,配套“双师互派”机制(高校教师驻县指导+中职教师进企研修)及共享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已启动首批50名新生招录工作,教学设施升级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

推动资源下沉,激活职教内生动力。作为大埔县“双百行动”结对高校,广东建院将“智慧农业”等六大帮扶项目经验融入人才培养实践。此次“3+2”计划除每年定向培养50名人工智能领域技能人才外,还将通过创新“专项培训+顶岗实践”机制,联合开展乡村工匠、返乡青年技术培训,年培训规模预计超500人次。该贯通培养模式既可解决产业人才缺口,又能有效激活教职工内生动力。

三方协同创新,打造帮扶样板。项目首创“高校智库+县域主体+企业参与”三方联动机制:广东建院派驻“双百行动”服务队副队长担任项目督导,田家炳职校牵头教学实施,县政府统筹政策保障。形成“需求调研-方案设计-资源调配-效果评估”闭环管理,实现专业设置与县域智能建造、现代农业产业园需求的精准对接。目前,该模式已吸引3家本地企业参与课程开发,下一步将拓展建筑科技、乡村规划设计等领域。

广东建院党委书记李国章表示:“我们将以‘教学工场前移、实训场景下乡’为突破口,联合大埔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基地,推动‘课程—实训—就业’一体化发展,让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引擎’,为苏区县域振兴提供可持续的职教支撑。”

南方+记者 陈泽铭

通讯员 廖湘贤 吴贵靖

编辑 马吉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