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城乡焕新图景 ,再造一个新沙田

南方+

夏日的暖阳洒在东莞沙田沿河路新铺的沥青路面泛着微光,两侧绿化带中三角梅与勒杜鹃争奇斗艳。这场由表及里的蜕变,正是沙田镇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生动注脚。

沙田镇地处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内湾”核心区域,2024年以来,沙田以政策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通过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完善、绿色转型和专项债政策等多维度举措,全面提升城市能级。

在此过程中,沙田镇深度融入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黄金内湾”战略及东莞市“融深、向湾”发展要求,推动重大项目高效落地,尤其通过专项债政策创新拓宽融资渠道,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构建产城人共生新格局,探索出一条具有湾区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力争“再造一个新沙田”。

内联外通筑骨架 路网升级拓新局

5月初,东莞市沙田镇进港中路延长线、进港北路东延配套道路工程、沙田镇环保中路道路重建工程同时启动“勘察设计”的项目招标。加上此前计划全面改造的长约8.5公里的沙田大道,沙田路网建设升级优化步伐“加速”推进。

其中, 进港中路位于沙田镇中部区域,规划为城市主干路,向西直连东莞港,向东联系厚街镇,是横贯沙田镇东西的主干路;进港北路东延配套道路项目位于沙田镇西太隆片区及环保城片区,路线起于沙田大道,自西向东新建桥梁跨越西太隆河后落地,与规划华美路平交,终于环保路以东。

一旦上述工程顺利落地实施,其将高效串联起沙田港区、综保区与环莞快速路,实现沙田与东莞其它区域的高效通联。

道路的升级,正是沙田以交通破局推动城乡融合的缩影。东莞港、综保区等坐落在辖区内,货车、重车流量大,交通组织较为混乱,慢行系统缺乏,沿线风貌较差。

交通瓶颈是制约沙田发展的突出短板之一。作为东莞唯一同时拥有港口、高速、城轨的镇街,沙田却面临着“内联不畅、外通不足”的困境:镇内断头路多达28条,物流园区与主干道衔接不畅,导致企业运输成本较高;对外,作为一个被河道与陆地区域分割的区域,除了高速及正在封闭施工的轮渡路外,沙田镇中心区与市区联通的道路只有港口大道,作为物流中心,大量车辆集中进出,导致交通拥堵,影响市民出行体验。

在此背景下,2024年期间,沙田镇将交通攻坚列为“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任务,启动路网升级计划,积极打通断头路,提升道路颜值。

这场交通革命以“内联外通”为核心。对内,沙田聚焦“断头路清零”,计划三年计划分批打通28条“断头路”,高标准做好立沙大道、望沙路等防沉降和品质提升,进一步提升城市通行能力,构建“外联内畅、客货有序、慢行友好”的路网体系。

2024年,滨江路示范段率先完成改造,双向六车道配以滨海绿道,不仅让沿线村庄实现高速通行,更串联起阇西村、杨公洲村等文旅资源,形成“一路一景”的生态廊道。

路网升级带来的改变显而易见,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让沙田更好建设湾区物流枢纽:以虎门港综保区为核心,沙田片区纳入东莞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1-4月,沙田镇实现进出口总额624亿元,同比增长22.2%,总量全市排名第2,增速全市排名第9。

政策叠加赋能 全域推进显成效

作为东莞临海经济重镇,沙田通过政策集成、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的多维发力,走出了一条具有湾区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沙田依托中央及地方政策红利,着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以点带面,实施“一村一策”保留沙田特色,构建起“镇村联动、全域推进”的格局,把美丽圩镇建出特色、建成精品。

全域推进的成效体现在数据里:2025年1-4月,沙田镇总投资超21.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8.88亿元,增长92.8%。在“百千万工程”战略推动下,一批民生项目从蓝图变为“实景图”,让沙田全域风貌焕然一新,城市吸引力也与日俱增。

海鲜长廊的规划更彰显沙田产业振兴的智慧。依托穗丰年水道出海口区位,沙田镇规划建设总长1.2公里的海鲜长廊,招引沙田特色老字号餐饮企业,打造“观桥、吃鲜、赏水”的文旅综合体。项目周边同步建设停车场、休闲公园等配套设施,预计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有望带动村集体增收超千万元。

如今,坐拥28公里黄金海岸线的沙田镇,依托东莞港、虎门港综合保税区及立沙岛精细化工园区等平台,构建起特色鲜明的临港现代产业体系,已然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吸引了巨正源科技、香港国际机场东莞空港中心等一批省、市重大项目纷纷落户,沙田镇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等关键经济指标持续攀升。

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沙田产业能级持续提升。沙田镇招商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自2024年8月以来,沙田先后开展了重点招商项目洽谈30余场(次),洽谈上百家意向投资企业,共引进意向项目31个,总投资99.6亿元,协议固投80.6亿元,预计全部达产后新增年产值153亿元,年税收9.3亿元。

其中,2025年以来,沙田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以优质服务引商,以产业生态聚商,已完成腾崴、雷宇、庆丰等10个项目正式签约,总投资额27.3亿元,协议固投21.9亿元。

目前,沙田镇正积极推进胜牌、汇基等项目的经济效益审查,推动家家宜项目成功摘牌,推动勤拓、旺铁、密尔克卫等5个项目动工建设,东百、百胜等2个项目竣工投产。

数据见证发展,实干铸就辉煌。沙田镇通过“百千万工程”的系统实施,实现了生态环境、产业体系、城市品质的同步升级。


城市品质提能级  产业发展提档次

夜幕降临,沙田镇沙湾星空不夜城灯火璀璨。这个旧改而来的区域,集合了星空露营、美食市集、光影秀等业态,自开业以来,日均客流量超3000人次,成为东莞夜经济新地标。

星空不夜城的走红,折射出沙田城市品质的跃升,是沙田镇利用政策推进城市发展的真实写照。2025年,沙田镇积极响应中央关于专项债政策支持民生与基建的政策导向,召开专项债政策培训会,聚焦社会民生、公共服务及生态环保领域。通过谋划土地储备、城市更新及文旅项目,沙田镇探索专项债融资新模式。

其中,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结合绿美生态建设,专项债资金用于河涌整治、亲水平台建设;文旅方面,规划“沙田记忆·海鲜长廊”及中高端酒店,激活滨海旅游资源城市品质的提升直接带动招商引资;抓好大项目层面,沙田镇加快21个项目动工,14个项目投产,同时加快西太隆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用好综保区、立沙岛等园区吸引更多优质产业。

更值得关注的是,沙田镇创新“村镇合作、收益共享”模式,推动村集体收回闲置土地,为优质项目落地腾出空间。

沙田镇的产城人共生实践,体现在环境、产业与城市的深度融合中。目前,立沙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西太隆现代化产业园区等平台建设加速,吸引了一批智能机器人、新材料企业落户。

其中,西太隆现代化产业园区规划面积超3000亩,作为穗莞高端制造合作示范区,已初步引进雷宇激光、宝化等一批重点项目。园区在规划之初,就同步配套了智能物流通道、专用停车场与生态绿廊,确保产业链高效运转的同时,为员工提供宜居宜业的环境。

“按照一年一期的节奏,有望在三年内完成西太隆现代化产业园区的拆迁工作。这座规划面积达3165亩的产业新城,不仅是沙田镇深化‘百千万工程’的核心载体,更承载着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使命。”沙田镇“百千万工程”指挥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沙田通过土地整备、住房保障等制度创新,将园区建设为“产城人”融合的现代产业社区,与立沙岛精细化工园区、泥洲岛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形成产业协同,共同构建起沙田镇“前端研发+中端制造+后端物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从打通交通“大动脉”到疏通乡村“毛细血管”,从改造旧物业到培育新业态,沙田镇正用实干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南方+记者 何明强

编辑 毛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