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近期积极开展防汛应急演练,打好防汛“主动仗”→

清远市应急管理局
+订阅

近期,各地积极开展防汛应急演练,从城市到基层,全方位检验应急预案、锻炼救援队伍、强化协同作战能力,为应对汛期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做好充分准备,以扎实的举措筑牢汛期安全防线,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流程协同,科技赋能防汛

强化防汛抢险工作,提升“科技含量”至关重要。

近日,广州市在北江大堤黄塘段举办2025年 “迎全运、保安全” 北江特大洪水防御与险情处置综合应急演练,600余参演人员涵盖五个责任区及市应急、公安等多部门,专业救援与社会力量深度参与。

演练模拟北江流域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导致江河暴涨,堤围出险,村镇道路被淹,房屋被冲毁,群众被困……广州市三防总指挥部迅速行动,组织专家与各方研判部署,全力营救受困群众。

演练呈现 “两全一新” 特点,全流程检验涵盖汛前准备到响应解除等应急处置各环节;全方位联动实现省市区镇村五级、跨区域联动等,锤炼协同作战能力。

新质能力应用方面,无人机水流测速及AI管涌识别、无人驾驶声呐船、多波束无人探测船、数字化预案推演系统、多功能水上救援担架等高科技装备与技术投入使用,为传统防汛抢险注入强大新动力,实现精准巡查、高效决策与科学救援,全面提升防汛抢险效能,为应对特大洪水提供有力保障。

日前,肇庆开展“应急使命·2025—肇庆市强降雨灾害事故应急处置综合演练”。演练以“全灾种、大应急”为导向,模拟地质灾害处置、城市内涝排涝、地下车库抢险、危化品泄漏处置四大实战场景,检验预案、磨合联动机制,为汛期安全筑牢防线。

本次演练使用高效自动化抢险救援装备,推进应急救援能力现代化建设,检验了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应急队伍协同配合作战能力。中型复合翼无人机具备快速三维建模、人员搜索定位、应急指挥通信、灾情侦察等新质救援能力,提升应对“断网断电断路”等极端情况下的救援能力;全时通智型排涝机器人在地下车库场景中自主导航,提升狭小空间作业效率;数字孪生指挥平台集成气象、水文、交通等多源信息,辅助指挥长动态决策……演练中,多领域新技术广泛应用。

多样化场景,多部门联动

暴雨洪涝、山洪地质灾害等复杂多变,检验多部门在复杂灾害条件下的协同作战能力是防汛应急演练的重点。

近日,珠海市三防办举办2025年防汛应急演练,采用 “桌面推演 + 现场演练” 形式,设10余处分会场,模拟强雷雨云团影响、防汛II级应急响应启动,各单位迅速高效协同开展停课、封桥封路等13项应急处置工作,达成练预案、练指令、练系统、练联动等目标,强化防汛应急处置体系与协同作战能力,提升应对暴雨洪涝灾害的综合水平。

清远英德市在北江河堤开展防汛应急演练,通过视频演示与现场演练交替,呈现水库泄洪人员转移、穿堤交通闸抢险等环节,舟艇列队展示驾驶员娴熟技术,各参演部门反应迅速、配合密切,体现应急处置能力。

阳江阳东区举办三防应急演练活动,6支队伍50余人开展冲锋舟队列、摩托艇救援等科目,检验救援力量协同作战与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强化快速反应等应急处突能力,为应对汛期极端天气积累经验,提升多部门协同救援水平。

聚焦基层实战,提升防灾减灾效能

基层是防灾减灾救灾的第一线,提升基层应急避险能力、筑牢防汛安全防线,是防汛应急演练的“主攻方向”。

梅州兴宁市水口镇群兴村举行防汛及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镇多部门及村 “两委” 干部、群众60余人参与,模拟特大暴雨引发山洪地质灾害,镇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各小组分工明确,预警、转移、救援、安置、保障等环节紧密衔接,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增强群众防灾避险意识。

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在庄陇村南干渠段组织防汛应急抢险救灾实战演练,100多名参演人员模拟强降雨致内涝场景,迅速集结展开救援,突出 “实战化、协同化、精准化”,检验队伍快速反应等能力,积累应对汛情经验。

韶关始兴县在太平镇斜潭村浈江河水域开展防汛抗洪应急队伍能力检验现场演练,65名应急队员及多艘救援船只参与演练,设置10项科目,全面检验应急救援队伍实战与指挥能力,确保汛期突发事件高效处置。

来源:广东应急管理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