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高考化学答题的黄金法则!惠州名师为你揭秘

南方+

    南方+ 招凤仪 制图

(点击图片查看高考各科“制胜锦囊”)

高考临近,如何有的放矢地高效备考?不同学科最后阶段的复习策略有何差异?高考考场上,应该掌握哪些答题技巧?不同题型具体如何攻略?

为助力高三学子决胜高考,南方日报联合惠州市教师发展中心推出“高考倒计时 惠州名师送锦囊”主题策划视频,邀请惠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惠州市直重点高中一线教师为考生支招。

本期推出的是高考化学的制胜宝典。接下来,南方+惠州教育频道还将陆续推出生物、英语、历史、地理、政治、语文等科目的高考锦囊。敬请垂注!

化学篇

支招教师:杨琼

中学化学高级教师,惠州中学教学副校长、高三化学教师,惠州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

制胜锦囊:

1.高考还剩一两周,学生应该如何巩固和复习?

化学科在高考前一到两周的时间,现在就不太支持同学们再多刷题了。只要每天做一道大题或者是一套选择题,保持题感就可以了。

这段时间要回归课本,比如说化学里面有一些是关于新型材料以及新合成有机物质的,这些物质离同学们的生活比较远,即使之前遇到过也很容易忘掉,所以一定要在高考前再过一遍。

2.高考化学考试,应该掌握哪些答题策略和技巧?

化学考试的时候,它前面有16道选择题和4道大题,遵从的原则一定是由易到难。那么选择题的话,我们比较支持同学们25分钟到30分钟完成,做完就把答题卡涂好。

针对4道大题,可以优先做最后一道有机题,再来按照第17、18、19题的顺序来完成。

一套考试题一定是有难有易的。难题,我们本着“我难人难、我不畏难”的心态,稳住心理就成功了一大步。难题不外乎就两个方面,第一,如果是陌生的物质、课本上没学过的物质,就要想到所有没出现的物质一定是由学过的物质可以模仿的,只要能够把学过的物质去跟它比对,就一定可以得出答案。

另一种就是所谓的比较难的问题,其实就是比简单题多几个思维步骤。只要我们逐一拆解,顺藤摸瓜就一定能够找到答案。

难题的话,一般来说,每一道大题会有1~2个问是比较难的,那么我们一定不要在这个上面死磕,先把能做的问都做了再说,后面再有时间我们再来慢慢思考。

如果是简单题的话,尤其要细心,特别是遇到一些似曾相识的题。理论上,高考题是不可能出现考过的题的,如果你觉得似曾相识,那么它可能是做过的相似的且改变了条件的,同学们一定要摆脱已做过的思维,从头开始认真做。


出品: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惠州分社 惠州市教师发展中心

采写:南方+记者 于蕾

拍摄/剪辑:南方+记者 王昌辉

海报:招凤仪

联络:许嘉祺 严明 何贝雅

特别鸣谢:惠州市易敏名师工作室 惠州市杨琼名师工作室 惠州市王象文名师工作室 惠州市田小丽名师工作室 惠州市第一中学 惠州中学 惠州市华罗庚中学 博罗中学 惠东高级中学 仲恺中学(排名不分先后)

编辑 南小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