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坐落在清远市清新区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清远院区的门诊大厅井然有序。一位老人带着孙子快步走向诊室,手机屏幕显示他刚通过“粤妇幼”小程序完成线上预约及就诊报到。诊室内,来自省城的儿科专家正在读取远程影像系统出具的影像报告,全面分析病情。
粤北清远市清新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和粤北山区的过渡地带,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长期以来,挂号难、床位紧、看病难等问题交织,不仅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也制约着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破解城乡医疗二元结构,清新区委、区政府于2020年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签订托管协议,由省妇幼保健院托管清新区妇幼保健院、清新区中医院,共建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清远院区,以省妇幼保健院的粤北中心为定位,构建“省地共建”的托管模式,通过技术下沉、服务同质、管理增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从清新城区向周边疏解,加速粤北地区卫生健康协同发展,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城的优质医疗服务。
省妇幼保健院托管清新区妇幼保健院、清新区中医院,共建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清远院区。
资源下沉:群众实现就地就近看名医
清新区妇幼保健院的前身是清新区计划生育服务站,清新区中医院仅有10名规培医生,临床服务空白。基层群众看大病不得不奔波至广州,耗时费力。医疗资源“上强下弱”,群众“看病难”问题凸显。
2018年,清新区委、区政府果断决策,项目投入约6.1亿元,建设清新区妇幼保健院、清新区中医院,两院同址同建。省妇幼保健院通过全托管的方式,对清新区妇幼保健院、清新区中医院进行一体化管理,建立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清远院区,于2022年6月28日正式开业。
短短3年时间,这家医院破茧蝶变。如今,这里已建立起18个门诊科室、6个住院病区,建设了一批妇幼特色专病门诊,在清新区率先开展了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乳腺日间手术等医疗服务。其中,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等多项技术填补区域空白。
“把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高质量的妇幼健康服务。”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清远院区执行院长胡克表示,资源下沉绝非简单“贴牌”,省妇幼保健院总院每月派驻约50名专家,其中96%为中高级职称,博士、硕士占比超75%。这些专家不仅坐诊带教,也将规范化诊疗流程、危重症救治体系“移植”至基层。
清远市民黄女士参与“两癌”筛查时,意外查出HPV感染及宫颈病变。她来到省妇幼保健院清远院区诊疗,该院妇科主任洪小山经诊断后明确表示:“目前这个手术在我们省妇幼清远院区就可以做!”随后,该院妇科团队为该患者实施了腹腔镜微创宫颈癌根治术,手术过程非常顺利,病灶切除彻底,术中出血极少。
“没想到家门口的医院就能享受到省城的医疗救治水平,而且是微创手术,我恢复很快很好,实在太感谢了。”黄女士感慨,过去这类手术需要去广州,来回奔波折腾,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简直太方便了。
为了让群众就近看好病,省妇幼保健院清远院区还不定期派遣名医专家下沉到镇村开展义诊,把“健康集市”搬到村门口,让村民不用跑远路、不用排长队,在家门口就能看专家、查身体、学养生。
提质增效:确保优质医疗服务“不走样”
清远院区的医疗水平怎么样?能否和老院区的水平相当?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的进程中,老百姓看病就医更方便了,但心中最关心的还是医疗质量的问题。能否确保服务质量“不走样”成为清远院区协同发展、实现同质化服务的重要驱动力。
“虽然是‘省地共建’的托管模式,但我们实施的是同质化管理。”胡克说,目前清远院区建立了跨院区的危重症交班、专家查房、工作日常督查、应急预案及演练、骨干下沉等措施制度,落实同质化管理,推动技术下沉、服务同质、管理增效。
目前清远院区建立了跨院区的危重症交班、专家查房、工作日常督查、应急预案及演练、骨干下沉等措施制度。
如2024年冬,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在产科上演。孕妇陈女士胎心骤降,产科主任刘丽娜迅速诊断为隐性脐带脱垂,立即启动紧急剖宫产,从决策到胎儿娩出仅用10分钟。在医护人员的紧密协作下,宝宝肤色逐渐转红润,呼吸、心率及肌张力逐步恢复,随后转入新生儿科进一步治疗。经精心照护,新生儿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最终母婴平安、康复出院。
“这类病例过去只能转院,现在依靠多学科协作机制,我们有了‘生死时速’的底气。”刘丽娜说,清远院区通过危重症交班、应急预案演练等制度,将省妇幼保健院总院的救治体系“本土化”。
为确保优质医疗服务“不走样”,省妇幼保健院清远院区还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实现多院区医疗设备的共享与协同。依托开发的“妇幼云”APP,实现公卫“两癌”、婚检业务线上办理,搭建移动端患者数据平台,目前已经具备预约挂号、宣教、报告查询、统计等服务,实现线上数据可视化。
“此外,运用‘云上妇幼’平台,可实现远程会诊、多学科会诊,畅通转诊绿色通道,让清远与广州各院区联动治疗。”胡克表示,通过建立远程影像系统、远程心电系统,推动实现了“清远检查、广州报告”,极大地方便群众获取优质医疗资源。此外,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再造就诊流程,实现在线挂号取号、候诊队列查询、线上就诊缴费、检查检验报告推送、入院登记、住院押金等功能,让“患者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提高群众就医效率。
在输出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省妇幼保健院的妇幼文化在清远院区润物无声。省妇幼“关爱、活泼”的人文关怀如同涓涓细流——候诊区的“悦康画廊”成为孩子们释放天性的乐园;“小丑医生”志愿服务为病房注入欢乐与温暖;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就医之路不再冰冷,而是一场充满关怀的生命体验。
举办“小小医生体验营”活动。
逐梦未来:辐射粤北走好妇幼“健康路”
有效补齐基层公共医院服务短板,为周边居民群众提供更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是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为省城大医院在基层落地的省妇幼保健院清远院区,锚定“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前不久,省妇幼保健院清远院区与清新区15家乡镇卫生院正式结成联盟,授牌了妇幼与中医专科联盟。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清远院区执行副院长刘嘉芬介绍,希望通过专科联盟实现“技术共享、人才共育、服务共联”的目标。这也标志着,清新区妇幼健康与中医药事业迈入协同发展新阶段,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省妇幼保健院清远院区与清新区15家乡镇卫生院正式结成联盟,授牌了妇幼与中医专科联盟。
依托省妇幼保健院优质资源,提升清新区当地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只是省妇幼保健院在着力推动城乡医疗资源均衡配置方面迈出关键一步。笔者获悉,省妇幼保健院清远院区在建立之初,就是要把清远院区建设成为省妇幼保健院的粤北中心,成为粤北地区妇幼健康的接诊点、转诊点、会诊点、培训点,辐射带动粤北地区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以医联体之“通”破解看病就医之“痛”。
经过三年不懈努力,省妇幼保健院清远院区上演了“三级跳”:能力跃升——2024年门急诊量突破18万人次,产科分娩量较2023年增长117.42%,中医药诊疗人次占比近20%;技术突围——三四级手术占比达47.88%,微创手术、单孔腹腔镜等前沿技术落地基层,其中“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妇科运用”于2024年9月荣获年度“创新清远”科技成果推广奖;评级突破——2023年首次参加全省妇幼机构考核即获评A级,跻身全省前53%。
2024年门急诊量突破18万人次,产科分娩量较2023年增长117.42%。
数字背后是服务模式的变革。如今,清远院区“粤北妇幼健康中心”的定位日渐凸显。数据显示,2024年外地就诊人群占比从1%跃升至37.7%,辐射范围甚至扩展至湖南、广西等省外地区。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检验之年,省妇幼保健院清远院区全托管模式以“省地共建”的生动实践,将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写下富有生命力的注脚。
胡克表示,未来,清远院区将继续依托省级医疗资源的优势,围绕“妇女生命全周期、儿童生长全过程”深度挖潜,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同时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整个粤北地区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和发展,为进一步推进妇幼健康资源区域均衡布局提供借鉴。
南方+记者 贺欢
通讯员 刘元铃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