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机电职院:南粤工匠进校园,解码“非遗”里的“匠心密码”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订阅

一张彩纸、一把剪刀,能诉说怎样的劳动故事?近日,“匠心逐梦 强国有我”劳模工匠进校园宣讲活动暨2025年劳动教育月启动仪式活动在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钟落潭校区强能楼顺利开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南粤工匠、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饶宝莲教授,以剪纸艺术为引,为师生们解锁传统技艺中蕴含的劳动精神与匠心力量。

活动在《劳动托起中国梦》的视频中开场,劳模工匠们在各自岗位上的奋斗身影,与即将登场的剪纸艺术形成奇妙呼应。

饶宝莲教授从我国剪纸艺术的千年历史讲起,结合自身艺术创作历程,分享在传承中创新、在困境中突破的感人故事。最令人惊叹的是,即兴徒手剪纸表演——只见剪刀在她手中翻飞,短短几分钟,一幅栩栩如生的作品便跃然纸上,精湛技艺引得现场掌声雷动。同学们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的同时,更读懂了每一刀背后“十年磨一剑”的劳动坚守。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希望同学们学习劳模精神中‘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与‘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求精,能够积极投身劳动实践,在劳动中锻炼自我、收获成长,让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校园中落地生根。"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冯清云表示。

实践环节,同学们在饶宝莲教授团队指导下化身“小小剪纸匠”,他们拿起剪刀,将对劳动的理解融入创作,在裁剪、折叠间体验劳动乐趣,锻炼动手与创新能力。“原来一张剪纸里藏着这么多劳动智慧,我们要以工匠为榜样,用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青春精彩!”参加活动的马同学在活动尾声时感慨。

活动现场,学校还授予饶宝莲教授“劳动教育导师”称号,并举办“饶宝莲劳模工匠育人工作室”揭牌仪式,为学校劳动教育注入新动能。

据悉,该校劳动教育以“七+N劳动教育清单”为核心,构建“理论+实践”双轨模式,通过线下宣讲及“易班”网络思政平台开展劳动精神专题学习,依托“第二课堂成绩单”设置劳动实践任务,涵盖公共服务、社会实践等多元场景。近年来,超6000人次参与“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斩获国家级立项13项、省级荣誉77项,成果斐然。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耕劳动教育,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理念深入人心,为培育新时代工匠型人才筑牢根基。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