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上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广州市9个村镇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南沙区榄核镇湴湄村是其中之一。
湴湄村位于南沙区榄核镇西北面,这里自然条件优良,地形平坦开阔,河道纵横,土地肥沃,是一处物产丰饶的鱼米之乡。这里是广州地区的革命老区镇、广东省最早的农村党支部诞生地之一,也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故乡,拥有独特的红色资源,流淌着鲜明的红色基因。
当前,湴湄村正依托村内丰富的红色资源,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与村内的田园风貌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打造农业+文化+旅游+研学的乡村振兴发展路线,建设示范样板,成为具有鲜明南沙辨识度的红色美丽示范村庄。
深化红色阵地建设,增强红色底蕴
依托星海故里名片,湴湄村加强星海故里历史文化中心建设,整合湴湄村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资源,依托红色、民俗、生态三大特色进行主题式、系列化的升级,进一步弘扬“星海精神”红色内涵。
星海故里历史文化中心、星海公园、星海路、湴湄英雄乡道……村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红色教育点。湴湄村串点成线,将现有红色地标规划串联,形成总长约3000米的“两点两线”环形红色体验路线,并与镇委党校、圩镇客厅、廉政教育基地、杨忠公园等形成榄核镇红色教育带,形成红色资源网,丰富红色文化体验内容,成为党员干部教育、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今年是冼星海诞辰120周年。当前,位于湴湄村内的南沙北部区域文化服务中心暨非遗展示中心正打造集红色历史传承、非遗展示、图书阅读及民俗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地标。其中,冼星海展览馆将全方位展示冼星海生平事迹以及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未来,这里也将成为星海红色文化传承重要阵地。
2021年12月,湴湄村被中组部、财政部确定为第三批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是广州市第一条红色村。2023年入选“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名单,并先后获评广州市美丽乡村、广州市名村,村党总支部获评南沙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以文带产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红色资源得天独厚,星海精神深入灵魂。湴湄村正在依托这样的文化“软优势”,通过带动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硬实力”。
以星海红色资源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湴湄村加快推进红色美丽乡村试点工作,推动农业、文化、研学、旅游方面融合发展。
除了星海红色文化,湴湄村的另一文化名片是香云纱。
在湴湄村,香云纱不仅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湴湄村特色产业、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当前,湴湄村已经建立起香云纱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了晾晒、染整、过泥、设计和销售等环节。湴湄云纱星韵(非遗)香云纱产业园更是将生产、研发、销售、研学、旅游相结合,设立了香云纱文化馆、香云纱非遗体验馆、科普馆、香云纱研发中心等。该园区已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从2022年开始陆续接待学生及游客24.5万人次。
此外,湴湄村还正在打造大湾区高端岭南盆景展销基地。湴湄村盆景产业园已在2024年10月举行2024年大湾区盆景艺术文化节暨广东省盆景协会会员精品展活动。
通过红色美丽乡村试点建设,湴湄村打造“红色+绿色生态”“红色+传统文化”“红色+教育研学”等组合业态,推出红色旅游与生态游、传统文化游、研学游、乡村游等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榄核镇拥有冼星海红色文化与非遗香云纱两大核心优势,正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道路。
“未来,我们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旅游接待能力,通过持续的文化宣传,确保红色文化资源能够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和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湴湄村相关负责人表示。
人居环境改善,乡村“颜值”提升
湴湄村是典型的岭南水乡,民风纯朴,治安稳定。在这里,一步一景,处处见文明,村庄整体规划有序,道路干净整洁。湴湄村利用废弃用地和高速桥底空间建设8000平方米体育公园,设足球场、羽毛球场等,丰富群众体育生活,拓展休闲空间。
此外,该村还将规划建设约600平方米的农产品市场和180平方米的党群便民服务驿站,与星海公园连片打造休闲体验区,提升村民及游客生活体验。
同时,该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湴湄村全村污水管网已基本完成建设,铺设主管网1600米、支管网3500米、立管4500米,杜绝污水直排现象。此外还完成7条河涌整治与景观提升,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后续将河涌两岸升级为骑行绿道,打造生态长廊,展现岭南水乡风光,提升村民和游客的生活品质。”该负责人说道。
撰文:余妍玲
通讯员 彭楚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