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冠 预 防 不 松 懈 做 好 防 护 很 关 键
近期我区监测数据显示,自3月底以来新冠病毒感染率显著上升,已进入低水平流行期,4月发病率甚至高于流行性感冒,预计低水平流行期将持续至六月下旬。
一、变异株
目前我区主要流行毒株为奥密克戎XDV亚型的进化子分支NB.1,其传染力有所增加,但未发现其致病性增强,有一定可能引发聚集性疫情。
除XDV及其亚分支外,我区还检出少部分奥密克戎BA.2.86及其亚分支。
二、临床症状
感染NB.1或BA.2.86变异株其症状与既往毒株症状无太大差异,无新增症状。
新冠病毒感染的症状大多仍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如反复发热、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常伴有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等。
绝大数感染者能完全康复,通常3至5天就能自行缓解,需关注60岁以上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其有可能诱发肺炎和多器官衰竭等严重症状。
三、预防指南
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做好个人防护,切断传播途径,就能很好避免新冠病毒感染。
01
戴口罩
在公共场所、人员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地方,以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02
勤洗手
用含酒精洗手液洗手,用流动清水结合七部洗手法清洁双手;不用双手揉搓鼻子与眼睛,降低感染风险。
七步洗手法
03
避免人群聚集
尽量不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场所;前往医院、人员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场所要佩戴口罩。
04
通风与消毒
(1)建议每天对室内环境开窗通风两小时以上。
(2)新冠病毒对紫外线敏感,托幼机构、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室建议使用紫外灯消毒,每次照射30分钟以上。
(3)对常接触的物体表面使用75%医用酒精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05
及时就医
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对症治疗,外出就医佩戴口罩,感染者避免前往地铁、商场等公共场所和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以免引起聚集性疫情。
防新冠,要警惕
科学方法要牢记
勤洗手,戴口罩
做好防护很紧要
少聚集,保距离
常做消毒多通风
有发热,早就医
做好预防齐努力
END
参考来源|广东疾控、广州疾控i健康公众号
供稿|海珠区疾控中心 传染病与地方病预防控制科
编辑|海珠区疾控中心 传染病与地方病预防控制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科
声明|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