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育场到音乐厅,广州市铁一中学如何让学生学出高度,“玩”出态度?

广州教育头条
+订阅

近日,广州市铁一中学(下称“铁一”)游泳队成员周晓桐、周照东作为中国队队员出战在塞尔维亚举办的2025年U15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为中国代表团收获两金一铜的成绩。

周晓桐(中)、周照东(右)与游泳队教练刘娟(左)在塞尔维亚。

周晓桐(中)、周照东(右)与游泳队教练刘娟(左)在塞尔维亚。

在去年9月举行的全国体育传统学校游泳联赛中,铁一游泳队收获4枚金牌、5枚银牌、2枚铜牌,在初中组团体总分居全国第一。

而在另一片“战场”,铁一民乐团连续三届在广州市“羊城学校美育节”中小学生器乐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并入选展演。从泳池到舞台,从体育到艺术,这两支成立不到5年的体艺团队正是铁一社团文化的缩影,亦是铁一鼓励学生多元发展,践行“开发潜能,促进发展”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

个性化训练炼就综合性团队

“比赛前,我承受着很大的压力,甚至会抱着教练哭,但在赛场上我只有一个念头——拿个好名次。”回忆起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的夺冠瞬间,周晓桐显得很平静。这位尚在初一年级的游泳小将,与其他三名队友夺得女子4×50米自由泳接力冠军,并在女子100米自由泳、200米自由泳项目中斩获一金一铜的成绩,成为赛场上最耀眼的中国运动员之一。

周晓桐从小就展现出游泳方面的天赋,因此初一进入铁一中学便被选入该校游泳队。“训练过程中,我也会经历状态不好的低谷期,但教练会察觉到每一位队员的情况,并主动找我们聊天,为我分析问题、鼓励我。”她坦言,自己能够坚持,离不开游泳队教练刘娟的指导,“教练会帮助我们平衡学业与训练,要求严格遵循时间规划,让我们在每一件事情上面都能勇敢面对、全力以赴。”

铁一游泳队队员合影。

铁一游泳队队员合影。

刘娟介绍,铁一游泳队成立于2022年,虽起步较晚,但凭借精准选拔与科学训练,很快便在各项比赛中崭露头角。

“队伍选拔不仅看重学生技能,还注重学生的内驱力与抗压能力。”刘娟表示,游泳队向全校学生开放,而非仅限特长生。入队后,队员们会在每天下午文化课程结束后集中训练两小时,教练根据其擅长的泳姿和实际能力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不同年级队员同场竞争,“以赛促练”激发斗志;日常训练则以年度重大赛事周期为基准,划分为准备期、积累期和赛前专项期三个阶段,内容兼顾有氧基础与专项突破,“为保证训练质量,学校配备了8×50米的室内恒温泳池和力量训练房,队伍还会接受省市队教练的到场指导,同时邀请高校相关专业教授传授营养康复等方面的知识,拓宽队员对体育学科的系统认知”。

游泳队教练刘娟指导队员训练。

游泳队教练刘娟指导队员训练。

作为省、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铁一素以“无体育,不铁一”著称,坚持让学生每天运动1小时以上。面向非专业学生,该校白云校区将游泳列为初一、高一学生必修课,面向高二年级开设了游泳选修课。而在游泳之外,铁一还打造了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武术、田径、定向越野、击剑等10余支专业体育队和相应的公共课程,满足学生多元化的运动需求。

“跨界育人”点亮学生艺术潜能

如果说体育场上拼搏的身影诠释着铁一学子挑战极限的勇气,那么音乐厅内悠扬的旋律则流淌着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刚开始接触中阮时,我总会担心因为自己学习进度慢而耽误整个团队的排练,是声部长和指导老师的信任与鼓励让我坚定了信心。”铁一高一学生刘芷彤是该校民乐团成员,起初因团内古筝声部人数饱和,她在民乐团指导老师曾丽秋的建议下从古筝转型学习中阮,逐渐成为了团内的中坚力量。在她看来,民乐团的训练与参赛经历不仅拓展了艺术视野,更让她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与乐趣。

与刘芷彤相比,高二学生谢思源的“跨界”显得更具反差感。谢思源是自民乐团组建时便加入的“元老级”成员,原本他擅长西洋乐器单簧管,入团后,曾丽秋发现他乐理扎实、协调性强,便建议他学习唢呐以填补声部空缺。如今,谢思源不仅能熟练吹奏唢呐,还肩负起副团长一职,负责团内各声部之间的管理工作。

铁一民乐团成员合影。

铁一民乐团成员合影。

这样个性化培养的背后,是铁一民乐团独特的育人体系。曾丽秋坦言,乐团成立之初便坚持开放性原则,哪怕手上没有乐器,团队也能根据学生原有的乐器基础找到适合他的位置。团队日常训练融合专业知识讲授与技法训练,每周三开展一次专业课,周日下午则进行合排,并邀请省民乐团专家为不同声部指导。

“我们不培养艺术家,但要培养艺术家的修养。”曾丽秋强调,乐团更看重音乐对学生思维和品格的塑造。为此,她设计训练打卡表以激励学生自主练习,由此也影响其文化课程的学习习惯,并定期举办音乐沙龙,让老师、家长见证学生的成长。

成立四年来,铁一民乐团稳扎稳打。成立首年,团队就在广州市中小学广东地方音乐交流展示活动中凭借作品《娱乐升平》一举夺冠入围省赛,获得一等奖,并作为优秀团队代表入选广东省展演活动。其后,更是连续三届获得广州市“羊城学校美育节”中小学生器乐比赛一等奖。目前,铁一民乐团已拥有90余名成员和完善的乐器编制,并计划举办专场音乐会。

民乐团在铁一第29届艺术节文艺汇演上表演。

民乐团在铁一第29届艺术节文艺汇演上表演。

“对于长期住宿的学生来说,艺术实践能为他们的业余生活增添审美上的享受,从而提升其交往能力,开拓文化课以外的视野。”曾丽秋表示,在培养民乐团、合唱团、舞蹈队等专业艺术团队的同时,铁一还注重将美育渗透至全体学生的日常学习,构建了校本选修结合学生社团的艺术课程体系,每年举办艺术节、校园歌手大赛等活动,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感受美的同时,找到自身的兴趣方向。

南方+记者 谢望海

图片来源于广州市铁一中学

编辑 卓佩仪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