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荔枝的故事!东莞两名宣讲员踏入茂名,共揭甜蜜密码

南方+

中国荔枝看广东,高端荔枝出东莞。

5月20日,由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茂名市委宣传部协办的“荔枝季·我与荔枝的故事”专场宣讲活动在中国“荔乡”茂名举行。来自东莞的两名宣讲员——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马锞、 东莞壹浩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蔡建权,分别上台讲述了东莞“美荔”故事,揭晓甜蜜密码。

马锞:网红“冰荔”诞生记

以往,东莞的荔枝品种以糯米糍、桂味为主,上市期集中,且糯米糍容易裂果、落果,桂味成花不稳定。有没有一些品种能克服这些难题呢?

“我们把培育错开集中成熟期、综合特性优质的新品种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马锞举了冰荔的例子。冰荔不仅果皮颜色最红,而且火爆出圈,成为荔枝界的网红。“冰荔”是东莞市农科中心两代科技工作者持续攻关选育出来的荔枝新品种。

上世纪90年代在原农科中心的苗圃里,马锞同事在一棵不起眼的树上发现结了几个荔枝,颜色特别红,而且味道不错,于是采集接穗嫁接在其它树上,开始了试验研究。冰荔虽然品质很好,但初期由于挂果率非常低,一直难以推广。

为了提升产量,2009年起,马锞就和同事一起反复实验,1年、2年、3年……尝试各种方法都没有效果,坚持到第6个年头,也就是2015年的一次实验中,他们发现,当花穗长至8-10厘米时,通过药剂处理能有效提升坐果率。得益于这项技术,冰荔的推广走上了“快车道”,2018年冰荔顺利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2019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东莞市厚街镇成为冰荔主产区,兰姐冰荔、果王冰荔成为享誉全国的高端荔枝品牌。

冰荔的宣传推介,让果农看到了新品种的价值,全国各大荔枝产区均开展了大规模的高接换种工作。近年来,东莞依托国家、省市荔枝产业技术体系,加强选育优质荔枝品种,大力推广高接换种,持续优化东莞荔枝品种结构,提高高端品种占比,共选育荔枝新品种10个,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左右,2018年广东省推广了十大主推品种,东莞有就占了四个,目前全市优质品种占比已超过9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以上。东莞荔枝还在“全国优质荔枝擂台赛”斩获各类大奖20多项。以8种东莞名优荔枝命名的“莞荔天团”,凭借其出众品质,高高竖起了“高端荔枝出东莞”的金字招牌。

蔡建权:退伍军人的守“荔”之路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曾经也向往大城市。直到看到自己年迈的父亲拄着拐杖去山上打理荔枝……”蔡建权声情并茂的讲述了他的守“荔”之路。

作为新一辈,他带着身边的果农用新的思维、新的方向、新的方法重新盘活了万亩荒废荔枝园。为了让种植更科学,蔡建权组建成了一支专业队伍:建立了水肥系统安装工程队,嫁接服务队,果园管理服务队,无人机服务队。

经过几年的不断创新,偶然的一次灵感,他用最简单、最有效、最省钱的方法创新了空气搅拌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人工拌药的低效模式,搅拌效率提高80%。

在果园里,浇树施肥也是一大痛点,为此他带着团队拉着一条条水管往山上运,在整个山头搭建起水肥一体化系统,现在只需要打开开关,就能让每棵树都能“喝”到精准配比的营养液,使荔枝树平均增产30%。

更另他惊喜的是,在东莞市樟木头镇,竟藏着一棵近两百年历史的“观音绿”古树,这棵母树造就了东莞荔枝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观音绿品种是特优荔枝品种。蔡建权意识到,自己不仅要守护好自家的荔枝,更要守护整个东莞荔枝的品牌。

采写:南方+记者 施美

通讯员:廖凌娜

编辑 李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