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封书信,让大岭山中学生与中大学子跨越课桌对话

南方+

在数字通讯无处不在的今天,书信似乎已成为一种遥远的记忆。然而,在东莞市大岭山华强学校与中山大学中文系之间,一场跨越课桌的书信往来,却以最朴素的方式,重燃了文字的温度与心灵的共鸣。

5月20日至7月6日,岭上美术馆(大岭山图书馆)将举办“跨越课桌的对话——大岭山中学生与中大学子的书信展”,邀请市民观众一同感受其中的温情与力量。

今年3至4月,20封来自大岭山华强学校随迁子女的手写信件,带着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对人生的迷茫,跨越穗莞两地,飞向中山大学康乐园。

这些信件,如同一颗颗种子,播撒在中大学子的心田,牵动了40名中大学子的心。一场以信为媒的 “两地书” 活动就此展开,两地青春故事悄然交织,问答之间,心心相连,一时传为佳话。

展览设有书信简史区、书信墙区、照片墙区、学生作品区和互动分享区共5大板块,以20封往来书信为核心,深入挖掘书信背后的故事,全方位呈现两地学子跨越地域、年龄与身份的深厚情谊。

观众不仅能近距离感受书信中的真挚情感,还能通过照片、艺术作品,深入了解华强学子的学习生活状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体验这场书信交流如何成为心灵沟通的桥梁,感受知识的力量与关爱的温暖。

展览还特别设置了“漂流瓶”“困惑之墙”“吃掉你的坏情绪”和“我想给未来的自己写句话”等创意互动环节。观众可以在这里分享成长经历与内心困惑,将烦恼写在纸上,交由“小怪兽”带走,让坏情绪随之消散。同时,也可以写下对未来的美好期许,用文字鼓励当下的自己,为未来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

展览信息

跨越课桌的对话——大岭山中学生与中大学子的书信展

主办单位:东莞市大岭山图书馆、东莞市大岭山华强学校

承办单位:东莞市岭上美术馆

协办单位: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展览地点:岭上美术馆(大岭山图书馆)3号展厅

展览时间:5月20日—7月6日

延伸:展览序言

东莞市大岭山华强学校明黄色的楼宇间,一群憧憬着未来的同学们正在信纸上写下疑惑、记录梦想。信笺承载着期盼,飞入红砖绿瓦的康乐园。中山大学的学子们提笔回应,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未来的“我们”和过去的“我们”之间亲切地展开。

大岭山的同学们在信纸上倾吐心声,有对“为什么而读书”的追问;有对家庭迁徙的困惑;有对大学校园的神往。中大学子们的回信,有对求学初心的谛视;有对人生可能性的思考;也有对素未谋面的孩子们的关切与真诚。书信中的一字一句,都成为双方发现彼此,认知自我的镜子。当两地的青春故事在信纸上交织,呈现出的是一幅大湾区教育资源真切交融的写照。

策展团队对书信背后故事的挖掘与呈现,让展览具备了再现当代教育发展面向的功能。观众不仅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同学们纯真、迫切的求知欲,也能体会到中大学子回信中蕴含的社会责任感。

真正的教育不仅是知识的累积,更是情感的倾听;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共鸣。愿这场展览能让更多人重新发现书信的力量,思考教育的本质,并在真诚的文字中,预见教育事业的光明前景。

南方+记者 王颖

通讯员 大岭山图书馆 大岭山宣

编辑 毛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