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落实国家“双碳(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提高城镇污水处理水平,广东省标准化协会于2025年5月20日发布团体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AAO工艺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监测及排放量核算指南》。
该团标由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珠海市清创智慧海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标准化协会、广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机械研究所、珠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广州珠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桐年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中建南方投资有限公司、中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建四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联合起草。
一直以来全国各地城镇污水处理厂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监测核算普遍采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排放因子法。这一方法是基于对一定数量的样本统计分析得出某一活动的平均排放速率系数即排放因子。只需将活动数据(如能源消耗量、工业产品产量等)与相应的因子相乘就能得出排放量的估算值。这一方法简单易行,能较快速地对较大范围的排放量进行估算。但由于排放因子未能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具体工艺在运行过程中的显著差异,难以满足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使其准确性受限。例如,广州市为亚热带地区,污水处理厂的工艺类型、运行条件以及进水水质特点与国内其他地区存在明显不同。采用排放因子法进行排放监测核算,结果可能存在偏差。特别是对特定的企业或项目在需要精确评估单个排放源时其可靠性不足。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该团标起草组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全面了解污水处理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与核算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开展实地调研,对广州市多家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运行、排放情况、数据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考察和数据收集。基于调研结果,针对国内污水处理行业广泛应用的AAO(Anaerobic-Anoxic-Oxic)工艺,创新性地引入了通量箱监测法,与排放因子法有机结合,构建了一套区域化、精细化、可推广的温室气体监测核算方法,形成本团标文本。团标对通量箱监测法与排放因子法结合的监测核算方法所涉及的技术细节,按指南标准的编写要求,做了详细具体的规定。包括术语和定义、核算边界和核算源的确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排放量核算方法、技术指标、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等。
专家组评审认为,该团标对创新性监测核算方法各环节的标准化规定,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不仅可有效地提高污水处理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核算准确率,还可精确地识别排放源和排放环节的具体情况,为有针对性地优化工艺和技术进步提供数据技术支撑。该团标不仅适用于广州地区的污水处理行业,还可为全国范围的污水处理行业的碳排放控制和减排提供数据支撑、技术参考和指引。
南方+记者 宾红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