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2025年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启动仪式暨首场讲堂在深圳图书馆举行,深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曾相莱宣布2025年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正式启动。
深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曾相莱
首期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一级教授刘伟作为主讲嘉宾,以“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题带来精彩讲座。他从“新质生产力是什么?”“为什么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等观众好奇的问题讲起,串联古今,联系中外,用历史案例告诉观众:GDP的量虽然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更本质的是质的方面,即新的要素组合支撑产业变革、支持发展方式转变。因此,他表示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提高效率,加快创新,提升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一级教授刘伟
作为学术性与大众化有机结合的公益性文化品牌活动,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自2005年举办以来,先后邀请了莫言、王蒙、厉以宁、郑永年等1000多名家学者,举办了近1400场精彩讲座。
2025年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全年计划举办35场左右展现时代情怀和现实意义的精品系列活动。其中,5月主题为“经济·科创”,6月为“文学·艺术”,7月为“教育·医疗”,8月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9月为“历史·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培育城市人文精神。
深圳市社科院(联)党组书记、院长何新红
深圳市社科院(联)党组书记、院长何新红在致辞中表示,今年市民文化大讲堂将着重做好以下几个结合:
第一,突出国家战略与深圳实践相结合。大讲堂将持续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阐释好中国道路,增强市民对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还将结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深入剖析深圳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讲好“湾区故事”“深圳故事”。
第二,突出时代创新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大讲堂将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为深圳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也将结合大湾区以及深圳的地域文化特色,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第三,突出学术研究与大众普及相结合。大讲堂将进一步邀请在学术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专家学者,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带到大讲堂。同时,也将注重内容的大众化表达,让市民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
第四,突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大讲堂将继续关注科技前沿的新进展,同时,重视城市人文精神的塑造,以文化人,以文化物,以文化城。
第五,突出线下活动与线上传播相结合。大讲堂将继续精心组织,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亲临现场,与市民面对面近距离交流。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网络直播、新媒体传播的质量,让更多市民能够随时随地参加大讲堂,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大讲堂。
南方+记者 郭悦
主办方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