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吃得香也不胖?全民营养周揭开“吃动平衡”秘诀

广东健康头条
+订阅

5月17日,广东省2025年全民营养周宣传活动暨健康科普进万家活动在广州启动。今年全民营养周以“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全民行动”为主题,倡导公众通过合理膳食与科学运动维持健康体重,推动全社会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5月17日,广东省2025年全民营养周宣传活动暨健康科普进万家活动在广州启动。

5月17日,广东省2025年全民营养周宣传活动暨健康科普进万家活动在广州启动。

践行“减油、增豆、加奶”生活理念

近年来,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率快速增长,已成为威胁健康的重要公共问题。研究表明,肥胖不仅与脑卒中、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密切相关,还会显著增加患上结直肠癌、肝癌等癌症的风险。膳食营养和身体活动,是防治肥胖的关键环节。

活动现场,廖女士在健康咨询区询问,自己长期坚持健身,但每次运动后却感到异常疲惫。对此,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医生王勇力解释,运动是一个耗气血的过程,如果运动后不及时摄入碳水类食物补充能量,容易造成气血不足。“比如运动后吃一个拳头大小的糙米饭或薯类,搭配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有助于恢复体力,达到锻炼效果。”

广东省2025年全民营养周宣传活动暨健康科普进万家活动现场。 

广东省2025年全民营养周宣传活动暨健康科普进万家活动现场。 

像廖女士这样,很多人在坚持运动的同时,对饮食搭配却存在认知误区。“真正控制体重,还需吃得科学、搭配合理。”广东省营养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朱惠莲表示,广东居民肥胖率在全国范围内相对较低,与岭南膳食结构密切相关。岭南饮食讲究食物多样性,蔬菜、水果、豆类摄入充足,烹饪方式以清蒸、快炒为主,少油少盐,饮食习惯整体较为健康。

在活动义诊区,市民进行健康咨询。 

在活动义诊区,市民进行健康咨询。 

2023年7月,广东结合传统饮食习惯与现代营养理念,发布全国首个区域性膳食模式“岭南膳食模式”。朱惠莲介绍,该模式以多样化的食材、低脂高蛋白的饮食结构,高纤维和清淡少盐为特点,结合适量运动和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支持体重管理。

她建议,体重管理的关键不在于节食克制,而在于“吃动平衡”。日常生活中应做到“减油、增豆、加奶”,并坚持体重监测,以科学数据反馈饮食与运动效果。

青少年是体重管理的关键人群。广东实验中学党委书记全汉炎介绍,学校严格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综合体育活动两小时”的要求,通过丰富的跑操、跳绳等运动项目提升学生的运动量。在饮食管理方面,学校实行“采购与经营团队分离”制度,确保食堂每日两次配送新鲜食材,“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吃得比家里更好。”

在企业方面,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裁许晓东表示,为了提升员工健康水平,公司不仅在食堂推出健康餐,还在建设超过1000平方米的员工健身房,鼓励大家在工作间隙进行简单拉伸或力量训练。“只要想锻炼,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

广州实现“每2万居民拥有1名营养指导员”

今年是全民营养周创办10周年。本次活动以“大食物观”为指导,聚焦地方特色食品推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现场33家企业集中展出荔枝菌、化橘红、腐竹豆浆等地标产品和乡村振兴成果,吸引市民驻足。

活动期间,全省800多家单位将开展超过1万场相关科普活动,83家营养门诊发起减脂挑战赛,推动营养管理从医院走进社区和家庭。

广东省2025年全民营养周宣传活动暨健康科普进万家活动现场。 

广东省2025年全民营养周宣传活动暨健康科普进万家活动现场。 

作为主办地之一,广州围绕营养健康体系建设、科普宣教、监测评估、场所建设和粤菜营养研究五大领域,持续推进营养健康工作。目前,全市建成50个营养健康示范场所,形成“每2万居民拥有1名营养指导员”服务网络,居民营养服务需求逐步得到满足。广州还完善市-区合理膳食行动联络机制,参与组建广东食育专家库,实现省、市、区三级营养及食育专家库全覆盖。

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刘利群表示,营养不仅关乎个体健康,更关系到人口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下一步,广东将实施健康科普进万家活动,推动健康知识走进学校、企业、社区、乡村与机关。

采写:南方+记者 厉思璇 刘汉能

摄像:南方+记者 张梓望 许舒智

编辑 彭正子 李杰伦
校对 裴玉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