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进入倒计时,汕尾红海湾经济开发区迎来重大基建突破。5月15日,一座肩负服务全运会帆船赛事用电保障与区域发展重任的110千伏遮浪变电站在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东尾村正式投产。这座变电站的投运,不仅标志着红海湾供电能力迈入双核驱动新时代,更为即将到来的全运会帆船赛事筑牢了坚实的电力根基。
110千伏遮浪变电站全景。
战略布局强枢纽,电力保障新升级
作为南方电网重点督办项目,遮浪变电站选址红海湾开发区东尾村战略要地,配置2台40兆伏安主变压器并预留第三台扩容空间,与既有安竹站、东洲站形成环网供电格局,填补了红海湾开发区30年无新建变电站的空白。南方电网广东汕尾供电局项目管理中心谢俊波介绍,该变电站以“1+6”工程体系(1座变电站+6个配网项目)构建起现代化电网骨架,重塑了区域电网结构。
遮浪变电站可承载赛事期间的用电容量,还能同步满足未来五年开发区年均12%的用电增长需求。配套实施的G236国道线缆入地改造,将曾经纵横交错的架空电线改为地下铺设,不仅消除了视觉污染,更释放了宝贵的发展空间,实现电力升级与城市美学的双赢。
“党建+基建”驱动,跑出建设“加速度”
在遮浪变电站的建设过程中,“红色力量”贯穿始终。汕尾供电局创新打造“党建+基建”红色引擎,由基建部党支部牵头组建“全运会保电攻坚联合党支部”,联动设计、施工、监理等7家参建单位实施“三融三创”行动。
施工现场,党员责任区的标识牌十分醒目。主变压器安装时,党员技术骨干日夜驻守现场,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项目运用BIM技术攻克沿海复杂地质施工难题,智慧工地的显示屏上,施工进度、人员分布等信息一目了然。
“开展‘党员身边无违章’专项行动以来,累计排查整治隐患83项。”谢俊波介绍,临时党支部带领200余名建设者昼夜奋战,最终较原计划提前45天完成送电目标,让这座变电站提前“上岗”。
织密安全防控网,打造沿海建设标杆
红海湾地处沿海,受台风影响大,再加上全运会保电的高标准要求,项目建设面临重重挑战。项目部构建起“三维安全防控网”,全方位守护工程建设。
无人机在变电站上空来回穿梭巡检,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建立起“双轨巡查+智慧监控”体系;自主研发的防风浪设备固定装置等5项专利工法,成功抵御了多次大风天气对施工的影响;全要素实战演练模拟9级风浪条件下变电站应急供电场景,检验并提升了团队的应急处置能力……项目建设期间,实现了120万工时“零事故”,设备安装一次合格率达99.6%,打造出沿海电网建设安全新标杆。
“我们为全运会帆船赛事打造了‘双电源+自愈环网’的钻石级供电保障,能确保赛事期间用电稳定可靠。”谢俊波充满信心地表示,变电站将为红海湾经济开发区的重大项目建设注入强劲动能,助推红海湾向粤东绿色能源枢纽加速迈进。
南方+记者 陈欣欣
通讯员 刘思广 李卓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