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 | 夏日红宝石 甜蜜挂满枝

南方日报 南方+

南方+ 张伟炜 拍摄

西胪杨梅相对晚熟,果实还稍显青涩。

西胪杨梅相对晚熟,果实还稍显青涩。

位于西胪镇尖山村的乌酥杨梅大棚种植示范区。

位于西胪镇尖山村的乌酥杨梅大棚种植示范区。

金灶杨梅种植户刘丁丙向记者展示刚采摘的杨梅。

金灶杨梅种植户刘丁丙向记者展示刚采摘的杨梅。

在金灶镇,成熟的杨梅红得发黑,越“黑”越甜。

在金灶镇,成熟的杨梅红得发黑,越“黑”越甜。

试验大棚内的一块电子屏上,气象环境监测数据一目了然。

试验大棚内的一块电子屏上,气象环境监测数据一目了然。

通红剔透的杨梅挂满枝头,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拍照。

通红剔透的杨梅挂满枝头,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拍照。

眼下正是杨梅成熟的季节。在汕头杨梅的主产地——潮阳区金灶镇、西胪镇,通红的杨梅挂满枝头,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采摘的乐趣。

驱车从S234省道一进入金灶镇地界,沿途“金灶杨梅”的招牌就多了起来,沿着崭新的柏油路行驶,举目四望,沿途村庄在杨梅树映衬下显得更加朴实动人。

来到金灶杨梅种植户刘丁丙的果园,早熟品种青蒂杨梅已经熟透,抬眼望去,一串串、一颗颗杨梅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在翠绿枝叶的映衬下,愈发显得娇艳欲滴。游客手提果篮穿梭于杨梅园中,一边采摘一边品尝,尽享初夏美味;还有一群身着汉服的姑娘手持相机,以青山为幕、红果作缀,在杨梅林里定格唯美诗意的瞬间。

“自家产的杨梅根本不够卖。”刘丁丙高兴地说。据悉,由于杨梅经济价值高,近年来当地杨梅种植规模持续扩大,但因潮汕地区消费市场旺盛,仍呈现供不应求态势。

在西胪镇,相比于早熟品种青蒂,乌酥杨梅预计6月后才陆续成熟,目前果实还比较青涩。“乌酥杨梅是杨梅中的‘极品’,核小肉厚、汁多味甜,不仅在南方各省市热销,还远销至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及港澳地区。”西胪镇内八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龙进介绍,由于品质优良,往往乌酥杨梅还未成熟,就有不少客商提前预购。

杨梅好吃,在种植管理方面依然面临诸多挑战。近年来,潮阳区以供销社与村集体合作为抓手,通过科技赋能推动产业升级,探索杨梅的“环境可控+精准管理”种植新模式。尖山村的试验大棚就是其中的一次生动探索。

在尖山村一处山坡,一座占地1100平方米、高7米的白色试验大棚格外醒目,28株杨梅树(其中17株为乌酥品种)正在接受智能化管理,一块电子屏清晰地显示着棚内外气象环境监测数据。

“大棚种植能有效抵御自然灾害,减少虫害侵扰,并通过控温技术优化生长环境。”潮阳区社村合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姚铭涛介绍,该大棚采用防虫网与透光膜复合结构,智能监测系统可实时采集温度、湿度、风力等12项环境参数,还配备了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了自动灌溉和精准施肥。

为让每一颗“红宝石”都能闪耀市场,潮阳区将于5月17日至18日在金灶镇文化公园举办2025年杨梅季农文旅商融合发展启动仪式。本次杨梅季系列活动将持续一个多月,其间将发布《潮阳区杨梅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25—2030)》,让甜蜜事业再升级。

此外,潮阳区还将评选认定一批“精品杨梅村”和“优质杨梅果园”,聘请省内外杨梅种植专家担任技术顾问,邀请知名人士担任“杨梅文旅推荐官”,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品牌推广支持。

采写/摄影: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谢嘉龙 张伟炜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1  南方+ 张晓宜 拍摄


编辑 肖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