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是潮南区“文旅经济新元年”。潮南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红色文化、侨乡文化、非遗等,目前还有诸多文化“宝矿”待发掘。即日起,潮南区委宣传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汕头分社联合推出“文化潮南行”系列报道,挖掘更多潮南文化故事,不断提升价值感召力。
溪水潺潺绕村而过,民宅巷道幽雅静谧,村头巷尾整洁有序……行走在汕头市潮南区成田镇,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如诗如画的田园风情、静谧闲适的故里乡愁。
在汕头的“侨”文章里,成田镇的“侨文化”颇为亮眼。该镇有人口10万余人,旅外侨胞20余万人,是汕头有名的侨乡。据汕头侨批文物馆一幅《潮汕地区侨批局分布图》显示,彼时的潮阳县成田乡就有6家侨批局,在当时汕头县域内首屈一指。
把目光拉回到现在,田中央社区为实现侨胞和家乡的“双向奔赴”做了哪些努力?
文化馆升级为侨批文化馆
位于田中央大溪畔的古寨,是田中央社区的发源地。古寨中有很多住宅为贝灰泥木结构“四点金”式平房,是华侨回报桑梓建设的民居,也是侨胞“根”的象征之一。
用文化来凝聚共识,往往能形成最深沉、最持久、最触动人心的向心力和认同感。2017年3月,该村华侨投资200多万元建设文化馆,扩大该村侨文化的影响力。2018年10月,文化馆揭牌并免费对外开放,打造一个纪念华侨奋斗史、保护华侨文化的文化交流基地。
“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侨乡侨批文化,记载华侨功勋,传承华侨精神,2022年6月,文化馆按照侨批文化馆开始进行改造升级,对建筑风貌、门前场地及内部展陈设施进行改造。”该村党委副书记马庆光说。
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此前的“文化馆”匾额已经更名为“侨批文化馆”。来到二楼,只见展柜展板有的已经安装上墙,有的还放置在地板上待安装,露台遮阳棚也未安装。
马庆光介绍,目前该项目工程量已经完成90%,正在进行展柜展板、露台遮阳棚安装等工作事项,预计将于8月前竣工验收。在他看来,侨批文化馆改造升级后,将向海外侨胞讲好侨故事,传播侨声音,展现侨文化,在海内外架起乡情亲情的桥梁,结成乡愁乡谊的纽带。
综合服务中心让乡情乡愁有归处
除了侨批文化馆,老年人活动中心的改造升级同样令人关注。
来到该中心,原有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已更名为“综合服务中心”,改造升级后的外墙焕发出新风采。步入大门,田中央潮乐社、农特产品展销区、侨胞之家等功能区映入眼帘。
“该项目工程量已经完成95%,目前正在进行展柜展板安装,展览的图文还在制作中。”马庆光说,作为串联侨批局旧址和知名华侨故居的“文化径”的起点,综合服务中心类似游客服务中心,主要功能有文化体验、文化展示、农产品展销、游客咨询、路线介绍等。项目也预计在8月份前竣工验收。
不仅如此,该村还着力对3条主干道进行黑底化,提升巷道通行条件和建设风貌、环境卫生,对沿线空地进行绿化美化亮化,增加休闲休息设施等。
树高千尺不离根,人行万里要归家。在中国人的思想里,“根”是故土,是难以割舍的情怀。该社区党委书记马晓彬表示,这两个建筑的改造升级,能够拉进海外乡亲与家乡的距离,让乡情乡愁有了归处。他希望广大侨胞继续关注、支持家乡发展,经常到家乡走亲访友、投资兴业,为家乡发展贡献侨界力量。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张伟炜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